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小型养殖猪场门口照片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猪宅院大门多宽最好?(农村住宅大门对着猪圈好不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养猪宅院大门多宽最好?
养猪宅院大门有两米宽就好了,因为不是大型养殖场,两米宽就能过下拉饲料的车。至于卖猪,都是把猪赶出来装车的。如果是大型养猪场,大门最少要超过三米宽,因为他们养猪数量太多,卖猪的时候必须让大车开进厂里装车,而且大型猪场每天出入车辆太多,宽点方便。
投资一个猪场,猪场怎么合理建设以及需要哪些设备?
前文我们说到当前金猪时代的几种操作手法,本文着重对最后一种养母猪卖小猪模式进行分析养母猪卖小猪模式,颠覆以往对养猪的基本认识,所谓的PSY,MSY等等统统抛到脑后,对中小型猪场而言,确实是一次完美的弯路超车的好时机,众所周知,自从2016年环保整治以来,中小型猪场生存压力大增,环保投入大,政策不明朗,散户全国范围内退出的多,进入的少,进入2020年以来,受非瘟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型猪场缺乏明确的发展思路,大多数还维持在传统的自繁自养,全场小中大猪全有,甚至还维持在降低出栏体重的模式下,整日惶惶不可终日,生物安全,药物保健,甚至迷信神药,结果最后,一个一个的中标,暂时还没有中标的,继续迷信神药,保健方案,生物安全中。。。。。。其实,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时代在变化,但是我们中小型猪场没有跟着时代的变化,在非瘟时代,自繁自养模式早已经不适合我们的发展需要了,正确的打法就应该是降低风险,提高利润,全力饲养母猪,小猪坚决不养,断奶就卖,留得本钱在,继续扩大种群数量,一旦到了正式**出来的时候,到了那个春暖花开的时刻,直接育肥,实现猪场规模与质量的飞跃。具体到操作手法上,本人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点操作手法:1:不再迷信PSY与MSY,三元母猪留种,避免引种二元母猪,尤其避免引种一元母猪,将有限的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将无限的风险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2:将自己场内原本剩下的二元母猪,与长白公猪进行复配,生产二元母猪出来留待东山再起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场内还有一元母猪,则不配出一元猪出来,而是配出二元猪出来,一元猪再培育的搞法不适合当前的形势更无力承担这个时间成本。现有的二元母猪,无论是长大还是大长,一律用大约克公猪去配(业内已经普遍发现了大白猪的抗非性能远远高于长白猪),3:场内的三元母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使用大约克公猪做父本,避免生产出杂色或者黑点小猪。由于长白猪具有部分太湖血系,与三元母猪配种后容易产生黑点与花点,这是其一,自身抗非性能一般这是其二,后代抗非性能一般,这是最重要的,毕竟在非瘟时代也好,正式**出来后的后非瘟时代也好,非瘟与蓝耳以及呼吸道的问题,都将是一个短期内无法处理好的问题,唯有进行一定的品种优化,定向培育,毕竟,自己培育出来的小猪,迟早还是要留着自己养的。4:三元母猪能配的就配,不能配的也不要紧,准备一个大栏,把所有配不上的赶到一起去,能**的就配,不能**的一针促排,再不**的就直接育肥,育肥到三百多斤后直接出售,避免不育肥直接淘汰。蚂蚁肉再小也是块肉,本着不可浪费的原则坚决育肥再卖。5:全场母猪注意控制附红体,肺疫,蓝耳,喘气,传胸这一整条线,并将相关的免疫程序优先级进行重新调整。6:坚定信心,控制内心的冲动,尽量避免将小猪养大,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母猪身上,扩大母猪种群数量,一旦后期国家正式**出来以后,直接利用现有存栏进行急速扩张,完成我们中小型猪场的弯道超车。7:避免迷信神药,这个世界上神药暂时是还没有出现的,毕竟我们的体量太小,即使真的有了神药,卖药的也不会去和我们推销,人家直接找几个大的预混料厂家或者全价料厂家推销就行了,凭什么费尽心思去给我们营销?直接添加到饲料里,然后那款饲料岂不是要卖上天价?退一万步说,就算哪个厂家脑子不清楚一定要往市场上卖,人家也是首选那几家上市公司呀,凭什么会卖给我们?所以,碰到一切推销神药的,都在脑子里默默给自己**,实在控制不住就回去在饲料里添加几斤葡萄糖平抑自己内心的冲动。
养殖化粪池标准做法?
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猪场的选址 选地。养猪场在选择养猪用地时要注意土地的的性质,不能选择用基本农田,并且要对该地块及周围地块今后的开发方向有所了解,避免所选地块与**其他开发项日相冲突。 地势。养猪场要求地势高燥,场地的高度至少要在历史洪水的水平线以上,**水位在2m以下,地势要求平坦但具有一定的缓坡,但是坡度不宜达大,不应超过20度,以便于排水排污。可避免地面潮湿,利于猪体的热调节及肢蹄的发育,可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袭。养猪场要求背风向阳,通风良好,这样可通过自然通风保持圈舍的温度及相对湿度,防止舍内有害气体大量的积滞。 周边环境。还要求根据养猪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特点等选择场址,要求猪场要距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1000m以上,并且要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者侧风向;距离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场以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以上,周围3000m没有大型化T厂或者其他畜牧污染源。养猪场周边的交通要方便,供电要求电压稳定,少停电。 水质和供水量。养猪场用水量大,尤其是日前养猪场多为规模化养殖,每天的需水量都非常多,如果水源不足会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凶此猪场的选址还要注意水源是否充足。同时还要注意水质,要求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水中的细菌含量不可超标,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不可过高,凶此在建猪场前还要到相关的机构检测该场地的**水水量和水质是否达到标准。 排污。猪场排污一直以来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规模化猪场,日产粪污量大,并且污水的日产量也因清粪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建场时要确定好污水处理场的位置,一般污水处理区应该设计在猪场地形以及风向的下游,这样便于排污,并且可以保证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空气质量。另外,在选址时,猪场的周围最好有较大面积的农田、果园等,这样可以将粪水处理后当作肥料使用,不但可以利于粪水的处理,还可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猪场的建场面积要地势地形以及养殖规模来定,猪场的生产区的总建筑面积要按年出栏一头生猪需0.7~1lT12来计算,其他区域则要根据实际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在计算占地面积时要将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都考虑进去,还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2、猪场的布局 日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各功能区的细分布局影响着猪场建设投资、经营管理、组织生产、劳动效率、疫病防控,同时还影响着猪场的小气候条件,从而影响着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定好场址后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区规划与布局。养猪场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管理区。生产区又分为猪舍、料库等;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建筑物以及职工的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等;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在划分各区时要综合的考虑,既做到利于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又做到使生产达到有机的联系,凶此要根据风向和地势去场区进行划分。 生产区的猪舍根据**群、仔猪群和育肥猪群进行分区,各群要在不同的地段分区饲养,其中**群和仔猪群应设置在防疫较好的地方,不同猪群间要保持100~200m的卫生间距,**舍还细分为妊娠母猪舍、哺*母猪舍、空怀母猪舍。**舍要与其他猪舍隔开,并且要设置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与公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的**。分娩舍要与妊娠舍与保育舍接近,育肥舍则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且要与出猪台较近;生产区饲料料库的设置要在不需要外来运料车辆进入的前提下,还要方便饲料的运进与运出,同时还要与猪舍保持最短且最方便的距离,还应设置在猪场地势的高燥处。 管理区凶与外界的联系较为紧密,凶此要与交通线、销售点、电路、水源以及饲料供应地的距离较近,管理区应设置在场区内的上风口,并且场外运输与场内运输的车辆要严格的分开。另外,管理区还包括办公室、食堂和宿舍,这些地方应该**设置。 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与,该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的地方,并与猪舍的卫生距离保持在300m。病畜隔离区要与外界隔绝,要设置有单独的通道和出人口,与其他猪舍的距离保持在300~500m。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地也要与猪舍保持300~500m的距离,并且要严密的隔离。 猪场的四周要开有防疫沟,还要做好绿化T作,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利于防疫,还可以改善猪场的小气候,起到防暑、防寒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减弱噪声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对场区进行布局时不可忽略绿化的重要性。 space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养猪场的选址 1.1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 建造养猪场要综合考虑2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猪场周围3000m以内没有大型化工厂、采矿场、制革厂、屠宰场等污染企业。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公共卫生准则,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养猪场与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保持在1000m以上。 1.2土质的选择 养猪场对土质的要求并不高,越是贫瘠的地方,越适合建造养猪场。一般以沙质土壤为好,要求吸水性好、透气性强,质地坚硬。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建设养殖场,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次耕地,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1.3地势高燥,通风向阳 1.3.1地势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便于排水。低洼地带蚊蝇**,容易导致疫病的滋生和蔓延。山区有部分养猪场建在河道中,一方面不利于泄洪,另外也不利于防疫。 1.3.2通风及采光 建设养猪场要做到通风向阳,但要减少冬春季节风雪侵袭。特别是山区,要注意避开冬季西北方向的风口,防止“贼风”侵袭。 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通风、向阳、干燥、卫生”。 1.4交通便利,水电配套 为了保证防疫需要,减少噪音污染,养猪场离交通主干道至少1000m以上,并有专用道路与主干道相通。 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最好用深井水。河水和池塘水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适宜作为养猪场水源。同时,电力供应要有保障。 1.5禁止在保护区修建养猪场 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地建场,开工时要具备环保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2、猪场的规划布局 养猪场要想做到布局合理,首先要懂得养猪场如何分区。原则上养猪场分为4个区,即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包括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区应该建在猪场大门外;生产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饲料加工贮存、水电供应设施等;生产区为各类猪舍及生产设施;隔离区包括隔离猪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等,该区是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的重点。 2.1四区排序 按照夏季主导风向,生活区在主风向最上方,依次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这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2生产区布局 生产区内各猪舍的布局要考虑转群方便,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种公猪舍和空怀母猪舍相近,妊娠舍和产房相临,仔猪舍要靠近育肥猪舍。按照规模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即配种→妊娠→分娩→培育→生长→肥育→出栏进行,**舍在上风向,依次为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猪舍位于下风向,临近装猪台。 2.3猪舍间距 猪舍间距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防疫、防火、占地等方面的因素,过大则占地太多,过小不符合标准化要求,通常以不少于前排猪舍高度的3倍为宜。 2.4净污道分离,雨污分离 2.4.1净污道分离 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所谓净道即喂料和管理通道,污道是指运送粪便和病、死猪的通道。两者要分开,包括场区大环境和猪舍内小环境2个方面,都要实行净、污道分离。 2.4.2雨污分离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粪污处理利用能力相对较低。为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养猪场要做到雨污分离。这样,雨水走明道,污水走暗道,通过排污管进入密闭式化粪池。山区地形有一定的坡度,不易堵塞。平原区铺设排污管道时,要留出一定的坡度,同时,建议在各猪舍排污口设沉淀池,将污泥、粪渣等杂物沉积后,再排出污水,不易堵塞。 3、猪场防疫及无害化处理 标准化养猪场宜采用“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确保养猪场生产安全。 3.1消毒池 猪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宽度与大门口相同,长度相当于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长度,深度为30cm左右,没过车轮胎即可,水泥结构,池内经常放有消毒液。 3.2消毒通道 进入场区要有专用消毒通道,即防疫消毒室。常用的有喷雾消毒、紫外线消毒以及在地面附着物上喷洒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门口有紫外线消毒室,工作人员在此消毒,**换鞋。 3.3粪污处置 对于猪舍排出的粪便污水,提倡采用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先干清,后用少量清水冲洗,清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杀毒灭菌。沼气池的容积要足够大,视养殖规模而定,以保证完全利用养殖场的粪污。 3.4病死猪处理 有条件的养猪场可购置焚尸炉对动物尸体进行焚烧,彻底杀毒,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通常采用此种方法。没有焚尸炉的养殖户,可在粪污处理区建造尸体处理井,将病死猪投入专用埋尸坑,使其**,埋尸坑一般直径3m,深10~13m,要求底部和四周用不透水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