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南非斑节对虾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斑节虾该如何养殖,请教(斑节对虾养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斑节虾该如何养殖,请教

放养准备

1、清池消毒新挖的虾池,应及早放水浸泡,待池中的pH值稳定后再消毒;而对于旧虾池,则在收虾后,就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并清除池中污泥和杂草,再消毒。目前用于消毒的药物主要有茶子饼、生石灰等。

(1)茶籽饼:用量为每吨水15克。使用时先将茶籽饼烤干,捣碎成粉状后加淡水浸泡1-2天,带渣连水均匀撒泼池中,可**鱼类。

斑节虾该如何养殖,请教

(2)生石灰:用量为每吨水0.5 -1 千克,均匀撒入池中,可**所有生物。生石灰用于pH值偏低的虾池,不但能毒杀有害生物,还可调节虾池的pH值。

2、培养基础饵料毒池后2-3天,便可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一般应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机肥。常用的氮肥有尿素和硫酸铵、***,磷肥有过磷酸钙和汤姆斯磷肥,有机肥有鸡粪和牛粪等。氮、磷肥用量之比为3:1或3:2,每吨水施肥2-3克。前期3-5天施肥一次,后期7-10天施肥一次。以透明度25-30 厘米为佳。虾苗及幼虾阶段的水色控制应以稳定为原则,最好能保持**或浅褐色。

虾苗放养

1、放养时间基础饵料繁殖起来后,就可以放苗养殖了。放养时间应视天气而定,闷热时及大雨后不宜放养,天晴日暖时,在上午8-10时或傍晚放苗较为适宜。

2、放苗操作在放苗前需测定养殖池的水温和盐度,避免与育苗池的水温和盐度相差太大而引起死亡。若水温差异较大时,可将装有虾苗的袋子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待其水温达到平衡后,再放苗;若盐度相差较大时,可将养殖池水灌入虾苗袋中,片刻后再倒出,再灌入,重复数次,直到虾苗能适应养殖池的盐度后再放苗。为安全起见,可先放出一小部分虾苗看其是否适应养殖池的水质,适应的虾苗很快就潜入池底,而不适应的虾苗则在水层表面漫游。若发现虾苗不适应时,必须驯化到适应后才能放养,以免造成损失。

淡水虾有几种?

常见的有五种。

1、黄金虾,体形小,没有带攻击性与破坏性的螯足,食性上属于混合食性。

2、小龙虾,在中国各地又名蝲蛄、螯虾,在新加坡俗称虾婆。

3、白虾,白虾属淡水虾类,生长在开阔的水域。

4、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属对虾科。

5、青虾,又名河虾。青虾广泛地分布在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是优质的淡水虾类。

虾头变黑的原因

虾头中含有酪氨酸酶,在它的作用下,酪氨酸可以逐步形成醌类物质,然后再形成优黑素、褐黑素等黑色物质。

也就是说,虾头变黑主要是酶的作用,和重金属关系不大。即使在冷冻或冷藏条件下,酪氨酸酶依然有活性,因此仍然会发生黑变。虾头也是虾的内脏所在,如果虾在捕捞前正好吃了很多深色藻类,比如褐藻,也可能出现虾头发黑的情况。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你真的吃对虾了吗?

请问这两种都是斑节虾吗?有什么区别?

我为您查询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如下:斑节虾,俗称黑虎虾、鬼虾、草虾、花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其体被黑褐色、土**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斑节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因此在春节期间的价格比较高,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基围虾,亦称“独角新对虾”,属软甲纲,对虾科。其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基围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这是什么虾

如图 同属 , 红斑后海鳌虾 但并非新西兰海螯虾 学名

海螯虾科 Nephropidae 后海螯虾属 Metanephrops 十足目节肢动物

下图为 红斑后海螯虾 Metanephrops thomsoni

体表呈粉红色,腹面为淡粉红或白色,眼睛为黑褐色并有金**反射。大螯足具显著红色环斑(菲律宾的标本大螯上无红斑),腹部关节点不呈白色而与其他部位颜色相同。尾扇末缘白色,卵呈浅蓝色。额后脊具3对头后齿,头胸甲具两枚眼后刺,侧头后脊平滑且心脊上的小刺模糊,眼睛大呈肾状。大螯只有很弱的棱脊且具细小颗粒,仅在掌部内缘具数枚大刺,但可动指基部外缘无大刺。因栖息水深较其他后海螯虾浅,故较常捕获,但产量不多,价格中上。

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以及日本和菲律宾,栖息于200米左右水深的深海沙泥底,以各种海底生物及小鱼为食。

基围虾与斑节虾鲜明区别是什么

外形不同。基围虾:淡棕色,斑节虾:黑褐色、土**相间的横斑花纹。具体区别如下:

一、外形不同

1、基围虾: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

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接器为“Y”形,雌**接器为“C”形,**板呈台状。

2、斑节虾:黑褐色、土**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7~8齿,下喙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二、产卵季节不同

1、基围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中国东海与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我国沿海5~8月为产卵盛期。

2、斑节虾: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三、俗称不同

1、基围虾:刀额新对虾、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

2、班节虾:黑虎虾、鬼虾、草虾、花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刀额新对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节虾

从烹饪角度看,基围虾和海白虾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从本质而言它们不是一个品种,对虾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东方明对虾、青虾、黄虾等,是对虾科对虾属。而基围虾学名叫刀额新对虾,俗名较花虾、虎虾、红爪虾等,所以它的养殖方式在商业上将其统称为基围虾。在不同的地区,“基围虾”具体指的虾也不一样!譬如在北方的市场上,常常说到的“基围虾”就是指新鲜的,活蹦乱跳的,满身条纹的。

全国各地卖的基围虾不一样,是因为这些基围虾根本就是不同的虾,在南方是刀额新对虾,在北方则是日本对虾,有些地区甚至还将南美白对虾当成了基围虾。在不同的地方,吃基围虾只能要求吃的是虾而已,品种没有什么能明确的。非要在网络讨论中定义基围虾是什么恐怕只能得到一个众说纷纭的结果。

基围虾并不是虾名,而是一类虾的俗称,一般情况下,南方最常见的基围虾是刀额新对虾,其俗称麻虾、泥虾、沙虾等,总之名称很多!北方俗称基围虾的虾一般指斑节虾,它俗称也很多,有黑虎虾、鬼虾、草虾、花虾等,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我见过的海虾有:龙虾,大对虾,竹者虾,白虾,青虾,皮皮虾,虾怪,基围虾等等!基围虾好像是从南方引来的一种虾,个头不大。

海虾,淡水虾,基围虾是咸淡水交界筑基提,围捕海虾由於潮涨流入去淡水基围地区,食的是浮游生物,非人工养成的,饮的咸淡水,所以肉质清甜爽口,但虾身不大,和海虾有分别的,多数用来做白灼虾。基围是把海围起来,基围虾是围海方式养出来的虾统称基围虾,至于围海的虾田里养的什么品种的虾,各地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选择,所以基围虾有好多种。

班节对虾养殖技术多少萬一亩

请 一、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二、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7.8~8.5。虾池长方形,长、宽比为2∶1~4∶1,沿着进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虾池面积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为好,池深2.0米,水深1.5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每口虾池都要有**进、排水闸门。进、排水闸门的闸墙上设3道闸槽,中间槽用于安装闸板,内外槽安装闸网,槽宽6厘米,3道槽之间的距离0.6米~1.0米,以便操作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养虾池面积的1/3~1/2建设蓄水沉淀池。高位池要选择离海区不远、易于抽水、水质干净稳定、沙质底、有淡水源的地方建设。
  三、清塘消毒
  虾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养殖的主要环节,一定要彻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虾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龟裂,然后把残饵、杂物和淤泥移运到堤外,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新建虾池,应打开闸门让海水进出冲洗,使池底ph值稳定在7.5以上才能放苗养虾。放养前20天左右,安装好60目滤水闸网,使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每亩撒施生石灰50公斤~100公斤,然后进水20厘米,用0.2ppm杀灭菊脂兑水喷洒。3天后排干池水,冲洗两次。重新进水30厘米再用茶麸15公斤加水浸泡24小时后,连渣全池泼洒。药物要均匀施到池中任何地方,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四、培养基础饵料
  虾苗放养10天~20天内,主要饵料是枝角类、桡足类、硅藻等浮游生物,所以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施放茶麸2天~3天后,进水80厘米~100厘米,每亩施**素2公斤,磷肥0.2公斤,以后每隔3天~4天追肥1次,用量减半,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60厘米。ph值在8.0~8.5之间,水色为黄绿色或绿色,肥水6天~10天后即可放苗。如果不能及时放苗,肥塘时间达20天以上,水质老化,六须虾(脊尾白虾)又繁殖起来,就要重新排水,利用药物把六须虾**,再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五、投放虾苗
  虾苗要求个体大小均匀、健壮、活力强、逆游能力好、体表光洁无附着物,体长1.2厘米以上,第一触角的前端分叉呈v字形的两条小触须经常并拢,体节疏而长。最好是p12~p18的黑壳苗,虾苗额角上已长有4个~6个刺。放苗密度要根据虾池的条件、水域环境和管理水平等来确定。一般虾塘水深1.2米左右,每亩放苗0.8万尾~1.0万尾;水深1.6米左右,每亩放苗1万尾~1.3万尾。有条件的虾场,可以提高养虾密度,亩放苗2万尾~4万尾。第1造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放苗,要选择晴朗天气,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放苗。放苗时,先将苗袋放入池内浸20分钟,使袋内水温与池内水温接近(温差不超过3℃),在上风处水较深的地方顺风放苗,虾苗池水与虾塘水盐度差不超过5。第2造可于8月中旬放苗。
  六、科学投饵
  科学投饵就是要按照对虾生活、生长的生理需要进行投饵。投饵量过多,容易败坏水质,增加饵料成本。反之无法满足对虾的营养需要,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投喂要合理化,首先要准确估算池虾的数量。可采取几个办法估算:一是采用网箱暂养法;二是用旋网抽查法;三是通过对虾摄食、活动情况进行估算;四是根据对虾的生长速度进行估算。
  斑节对虾饵料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养殖后期可投喂江蚬、尖尾螺等鲜活小贝类。虾苗入池两天后,可投放适量的饵料,以弥补基础饵料的不足。投喂采取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投撒,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后精的方法,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对虾的成活率,促进对虾生长。一般每天投喂4次,时间为5∶30、9∶30、18∶00、23∶00,各次投饵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20%、15%、35%、30%。投饵后1.5小时有70%以上对虾达半饱胃或饱胃,虾又没有群游觅食,说明投饵适量;若所投的饵料很快摄食完,池虾还大量群游,空胃残胃超过30%时,说明投饵不足。可在池边及池**设置小缯网检查摄食情况。8.5亩的虾池可设置4个~6个缯网观察。
  七、日常观测及管理
  每天观察对虾摄食活动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情况2次~3次,观察水体和池底颜色、气味,检查活动状态和摄食情况,检查堤基是否安全,闸门是否渗漏,网具是否破损,对虾是否发生病害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管养措施。每隔15天对池虾的成活数及体长、体重进行测定,观察对虾蜕壳生长是否正常。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适时更换进排水网具。虾场要购置ph比色器、比重计、温度计、测氧仪等水质监测仪器,测量池水水温、比重、ph值、透明度、溶解氧等理化指标,并做好记录,以便监控调节水质,维持池水ph值8.0~8.5,水温25℃~30℃,盐度8~1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60厘米,水色浅绿色或黄绿色,并保持对虾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有条件的虾场,可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增氧,使养虾获得高产、高效。
  八、防治病害
  养虾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虾病要贯穿于养殖管理的全过程。放苗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养殖期间要定期泼洒0.3ppm~0.4ppm强氯精或1ppm~2ppm漂**溶液,对池水消毒杀菌,还可以定期施放沸石粉以净化水质和底质,每亩用量为15公斤~20公斤。每半个月投喂一次药饵,按照维生素c3‰~5‰、大蒜素2‰、鱼肝油3‰~5‰添加于饵料,每天喂药饵两次,连喂5天~7天。用这些方法防病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九、适时收获
  斑节对虾养殖是高投入的产业,有一定风险。特别是到养殖后期,池底积累残饵、虾排泄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池虾患病、缺氧造成损失的危险性就随着增长。因此,斑节对虾养殖80天~100天,平均每公斤虾40尾~60尾,90%以上达商品规格时就应收获出售。常用收获方法是使用锥形网袋排水收虾或电推网与装捞相结合收虾。
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斑节虾与基围虾的区别?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