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农村大棚养殖鸡视频直播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冬季农村大棚养鸡方法?(冬季农村大棚养鸡方法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冬季农村大棚养鸡方法?

1、要保持塑料薄膜清洁。要经常擦拭薄膜表面的灰尘,及时敲落薄膜表面上水滴,保持塑料薄膜透光良好。2、 加固塑料薄膜。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风雪较大,如果薄膜固定不牢,就容易被大风刮掉或被雪压塌。因此,要经常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清理棚顶积雪,还要经常检查薄膜是否有损坏和漏洞,发现有漏洞和损坏的地方要及时修补好3 、搞好通风换气。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幼雏和中雏阶段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水汽较少,每次通风换气10分钟即可。随着鸡日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通风换气时间。若鸡较大,饲养密度偏大时,每天可在上午10时以后和午后2时左右进行换气,比较适宜。4、 做好棚舍消毒入雏前,要进行一次棚舍彻底消毒。如对地面、墙壁,最好用火焰喷灯消毒,即有利于降低舍内温度,又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对棚舍内的空间,可采用熏蒸消毒方法,首先将棚舍全封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进行熏蒸,1~2小时即可。5 、应用沸石粉除臭。因冬季鸡舍养鸡密度大,通风**,容易造成有害气体增多,产蛋鸡比正常时产蛋率降低10%~20%。在鸡饲料中添加2%沸石粉,既能减轻鸡舍内恶臭,又可以提高鸡的体重和产蛋率,还能使拉稀鸡减少,改善舍内环境。6、 严防冷应激。冬季养鸡除做好鸡舍防寒保温工作和注意人工补充光照外,要适当增加高能量饲料比例,还要适当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喂料量也要适当增加,在寒流到来前1~2天给鸡增加10~20克饲料量,持续3~5天时间,能抗冷应激。一般是气温每下降3℃,应给鸡群每只鸡加料5克左右,使鸡能保持正常产蛋水平,寒流过后仍恢复原来喂料水平即可。7 、加强防疫灭病(1)在接种**、转群等时间,应在饲料中多添加维生素a、k、d、c;(2)当鸡群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时,也应多增加维生素a、e、c的剂量;(3)还应在鸡饲料中添加0.1%~0.2%红辣椒粉,既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御寒能力及抗潮湿的能力,又能提高蛋鸡产蛋量和加深蛋黄颜色,以及提高商品蛋质量。

大棚养鸡的技术和方法?

1 棚址选择棚址宜选择在远离村庄,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便于管理,坡度在 25 度以下的山坡为佳。要求棚的位置坐北朝南,东西向开门,南北向开窗。2 棚的建造塑料大棚的建造以经济实惠、 方便灵活、 就地取材为原则。以毛竹、 塑料薄膜、 遮阳网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一般搭建占地 132 平方米的鸡舍,鸡舍长 22米,宽 6 米,高 2.0~2.5 米,鸡舍内部以毛竹作成支撑架,四周用塑料薄膜、 遮阳网围绕,每批可饲养 2 000羽,也可因地制宜造择鸡舍的大小。3 满足棚内湿度与通风条件采用塑料大棚养鸡,一般湿度相对偏高,地**有较大潮气,因此地面要铺设细沙,表面铺上谷糠等,并经常更换垫料。中午棚舍内的温度较高,所以中午时间要进行通风换气,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促进棚内通风,另一方面又可维持正常湿度及温度。根据空气**强度与棚内温度,夏季的早、 中、 晚时期卷起塑料薄膜边底并且开通风孔进行换气。冬季通风换气时间为上午 7~8 时与下午 2~3 时,注意换气前的 1 小时将炉火调旺。通风时间控制在 10~20 分钟。幼雏在饲养阶段会产生较少的水汽与有害气体,所以通风换气时间保持 10 分钟即可,根据鸡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换气时间。因本地鸡逐渐成长,加上棚舍内偏高的饲养密度,容易产生升高棚内湿度与氨气,所以这一时期必须不定时地通风换气。4 日常管理雏鸡苗必须挑选行动灵活、 叫声洪亮、 羽毛有光泽、 不挤堆的健康鸡苗。出壳后,接种马立克氏病**,在 24 小时内运到鸡舍,雏鸡进入棚内的育雏室后必须做好保温工作,给予雏鸡充足的光照,每平方米饲养雏鸡 40~50 羽。雏鸡应先饮水后喂料,应喂给雏鸡全价颗粒饲料,并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连用三天,以增强雏鸡体质,提高抗病率。保持棚内室温在32~35℃,以后每星期下降 2℃。25~30 天后逐渐脱温放牧饲养,晚上进塑料大棚饲养。塑料大棚饲养本地鸡,其实是舍饲结合放牧的饲养方式,主要根据气温高低、 鸡群大小、 天气晴雨因素决定。若本地鸡在 1 月龄,应舍饲为主,辅以放牧,加强保温;待本地鸡 1 月龄后,放牧为主,辅以舍饲。在前期饲养全价饲料,后期放牧后可改为主食玉米等粗饲料。放牧并喂粗饲使本地鸡适应性好、 抗病力高、觅食性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并可减少饲养成本,提高肉品质。在多雨高湿的南方地区,即使是鸡已脱温,也需要加强舍饲,此时通风换气与密度问题是饲养的关键,若处理好这些问题,由呼吸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均可以有效避免。5 疾病防控塑料大棚饲养本地鸡,虽然疾病发生较少,但也必须以综合防治、 防重于治为原则,按本地鸡的免疫程序,并结合当地疫情发生的情况注射**。另外,应根据山地放养本地鸡的实际情况,在 15~60 日龄时交替使用抗球虫药或中药以防治球虫病。在放养前与放养后的第 15~20 天和以后每隔一个月服用驱虫药,防止本地鸡线虫病的发生。塑料大棚内养鸡湿度高,流通量大,因此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首先,出售完成鸡后,将大棚内的垫料与粪便彻底清除,进行清洗消毒,之后采用福尔马林、 高锰酸钾给予必要的熏蒸消毒。消毒结束后,应用浓度为 2%~3%的火碱水喷洒于大棚内外。雏鸡在进入鸡舍之前,使用生石灰粉适量撒于地面,然后将已消毒后的干燥材料垫在地面上。定时清洗并且严格消毒水槽与料槽,做好防鼠工作。

冬季大棚养鸡该怎么养?

冬季气温偏低,特别是养殖出壳苗的养殖户要特别注意给鸡苗的保暖和疾病预防,要防患于未然。把养殖风险降到最低。

大棚养鸡咋管理?

冬季农村大棚养鸡方法?

在养鸡的时候,虽然要随时在鸡圈里面给他提供充足的光照,但是如果是光照的时间过长的话,很容易就会引起鸡群的羽毛掉落,并且如果是在气温的交换比较频繁的时候,如果光照的瓦数控制不好,突然的增加很多的话,那么就会激起鸡的强烈的反应,这个时候就会使得鸡群因为争抢或者是互相啄食而发生脱毛。这是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采用笼子来养鸡,这些都是用钢丝来编制成的,所以接在活动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接触到,从而他们的羽毛就会被这个钢丝所挂断。并且在鸡他进行采食或者是饮水的过程当中,肯定它的毛都会与这些笼子的边缘进行接触,而一不小心就会被钩挂住,所以羽毛同样也会断。所以为了防止这一类的情况发生,一般都是采用竹子,或者是其他比较光滑的材料,用来作为鸡的笼子。在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就要转眼来看他的管理,需要在每天早上8点以及晚上鸡群进入,睡眠之前,就把他的整个情况给摸清楚,首先是鸡的精神以及他进食的数量,再其次就是根据鸡所排出的粪便进行判断。而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异常的情况的,比如是它的粪便颜色不一样,或者是他的精神鼓舞太差的,都应该先把它们拿出来,单独关到一个泉水里面,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还是持续这样的话,那么就要进一步的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一旦发现是有一些传染性的病的话,那么应该把他关到另一个圈舍里面,远离这些正常的鸡群。我觉得应该在鸡成年的时候,根据他的各种能力,适时的将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鸡群,将一些产蛋小的,我只是产蛋的数量比较少的,甚至是一些体质比较弱的鸡,全部都给隔离开,而且如果是真度太强的鸡,也应该把它单独圈养,因为它对于其他不是有威胁性的,并且如果是产蛋的时间持续的太短的,也需要对它进行单独的治理,而如果是体重太胖或者是过于太瘦了,以至于他已经没有产蛋能力的鸡,就应该及时的淘汰,并不是说要将它处理掉,而是应该将它及时的作为肉鸡出售。

大棚养殖肉鸡需要注意什么?

  温度 长期偏高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温度过低,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视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棚内温度。  通风 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定时打开通气孔进行通风换气,降低舍内尘埃、二**碳和氮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从而减少呼吸道及肠道疾病的发生。  湿度 肉用子鸡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湿度达70%,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10日龄后相对湿度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生长。一般光照时间是每天23小时,1小时黑暗,但采用此法肉鸡死亡率会增加。因此,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时间,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1日龄~2日龄光照为24小时;3日龄~42日龄光照16小时,8小时黑暗;43日龄后光照23小时,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由强变弱。1日龄~7日龄应达到3.8瓦/平方米。8日龄~42日龄为3.2瓦/平方米,42日龄以后为1.6瓦/平方米。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则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瓦以上的灯泡,灯高要2米,灯距2米~3米为宜。  管理技术要点  饲养密度 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日龄~7日龄40只,8日龄~14日龄30只,5日龄~21日龄27只。22日龄~28日龄21只,29日龄~35日龄18只,36日龄~42日龄14只,43日龄~49日龄10只~11只,50日龄~56日龄9只~10只。另外,冬季可适当提高肉鸡饲养密度,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饮水 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日龄~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一致,以后改饮凉水。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喂料 雏鸡饮水后2小时喂料。最初5日龄~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日龄~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日龄~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第1周每天喂8次,第2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次~6次。一般每20只~30只鸡需要1个料桶。料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0周龄~3周龄用前期料,4周龄~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天~5天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疾病防疫程序 建议免疫程序:4日龄~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剂灭活苗,每只鸡0.25毫升肌肉注射。7日龄~9日龄鸡新城疫Ⅳ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各1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鸡新城疫油*剂灭活苗),14日龄~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1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日龄~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日龄~33日龄鸡新城疫Ⅳ苗双倍量饮水(如7日龄~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可免此项)。  建议用药程序 1日龄口服补液盐、速补-14饮水;2日龄~6日龄百病消饮水,每天2次,也可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升饮水;8日龄~12日龄强力霉素粉0.005%~0.01%饮水;15日龄~17日龄氟哌酸纯粉0.005%饮水;15日龄以后用多种抗球虫药(如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药7天停5天;31日龄~33日龄环丙杀星或恩诺杀星0.005%饮水。(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