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野外放牧养殖技术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山地牧场养殖技术?(山地畜牧业)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山地牧场养殖技术?


以牛为例:  1、确定合理的放牧季节、时段和方法
  根据湘中地区气候情况,适当的放牧季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底,全年放牧时间为7个半月。开始放牧时间和放牧时间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草坪状况。
  每天放牧2次。第一次:早上6.00--9.00点,3个小时;第二次:下午16.00--18.00,2个小时,全天放牧5个小时。每天放牧时间还要根据草场情况和牛的采食情况而定。牧草生长茂盛,减少时间的牛饱了就会自动回到牛场,放牧者必须遵从牛的意志,不能勉强放牧时间。
  霜期过后,牛吃露水草有益,长膘快。但开春牧草鲜嫩,含水分高,纤维少,大量采食,肠胃不适,易引起拉稀,如果过量采食苕子、紫云英、白三叶等豆科牧草,会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臌胀病,为避免拉稀涨肚,在开始放牧的前15天左右,每天第一次放牧前,先喂干稻草至半饱,然后在放牧。
  秋季牧草老化,含水量降低,干物质增加,适口性降低,容易增加第一次放牧时间,减少第二次放牧时间。到了霜期,要霜化后才能放牧。
  2、适宜的选择品种与牛的类型
  山地草山草坡往往比较陡,坡度比较大,非人工种植的原生态草场,草的生长情况不同,并不是所有品种和牛的生长阶段都适合放牧。
  一般来讲,南方本地牛、安杂牛等更适合放牧。南方牛个体小、蹄质坚实、四肢强壮、性情活泼、行动敏捷、能上山爬坡,适应山地放牧。大型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在山地放牧适应性就较差。
  育肥牛对营养要求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加之南方草场质量不高,不适于放牧。草产量高的人工草场也可以放牧育肥。
  放牧牛主要是母牛和育成牛,南方草山草坡原生态草场基本适应母牛、育成牛的营养需要。母牛怀孕到8个月时不再放牧,否则易流产。母牛产后前2个月不适宜放牧,因为此时若带犊放牧,犊牛易受伤,不带犊牛放牧,母牛采食不安心,屡屡跑回牛舍,很难管理。
  3、实施轮牧和分群放牧
  非人工种植的放牧草场属于原生态草场,二、**草场居多,牧草种类禾本科占60%左右、杂类草30%左右、豆科牧草10%左右,产草量参差不齐,载畜量差异较大。南方属于黄壤或黄红壤土质,通透性不如沙质土,经踩踏后易板结,野生牧草耐踩踏性比较差,在同一地块上放牧时间过久极易造成草场退化,为此,要根据草场情况确定载畜量,并采取轮牧措施。一般草场,一头牛/7~8亩,将草场隔开几块,每块牧草放牧3~5天,轮牧到其他地区,让牧草恢复生长。
  放牧牛采取分群措施,避免公母牛、大小牛混牧。放牧牛群可分为育成牛群、空怀、孕前期牛群和犊牛三大类。
  4、放牧牛的管护
  (1)合理配置放牧人与放牧牛的比例。在大规模草场上,每人可以放牧200头左右;在小型牧场,特别是山坡地草场,每人放牧50头左右。
  (2)人随牛走,任牛采食,人与牛保持10米左右距离。在牛没有出现啃食**、树木等情况下不赶牛。
  (3)远离噪声较大的地方,在草场附近不能放*开山,为牛创造一个安静的放牧环境。
  (4)及时观察发现牛的采食情况,判断牛的采食量,当发现牛主动回牛舍时,说明已经吃饱。注意对个别牛的观察,及时发现发病的牛。注意天气变化,发现天气异常,及时收牧。特别注意观察**动态,出现爬跨、稳栏等情况及时记录,告诉技术人员适时配种。
  (5)在较大或离牛舍较远的草场,安装补水设施,供牛及时饮用水,饮用水设施宜安装在*凉处,可乘凉饮用水。
  5、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措施
  放牧养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饲养方式,但在枯草季节和恶劣天气下不能放牧场质量差时牛吃不饱,这些情况都需要补充。补饲分为季节性补饲和临时性补饲。
  季节性补饲主要是枯草季节。在枯草季节,采取舍饲,每天喂2次,上午6:00—9:00,下午3:00—6:00。育成牛每天补饲稻草3公斤、青贮5公斤、配合精饲料0.8公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每天补饲稻草4.5公斤、青贮4-5公斤、配合精饲料1公斤。
  临时性补饲主要是在放牧季节,天气不好,或者草场质量不好,需要补饲。遇到下雨天不能放牧,把储备的稻草、精饲料放到牛舍内饲喂,育成牛稻草每次饲喂2公斤、精饲料喂0.2公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稻草每次饲喂3公斤、精饲料喂0.4公斤。草场质量不好时根据牛采食程度及膘情,适当补饲稻草及精饲料。
  6、放牧牛疫病防治
  放牧牛群风吹日晒,有时淋雨易患感冒,草丛中蜱虫多,易患蜱病,从而引起焦虫病,草场地势陡峭,石头多,经常引起外伤。
  感冒。用30%的安乃近20~40毫升加入青霉素400~640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3次,两天即可痊愈。
  蜱虫病。对全群牛使用伊维菌素按0.02ml/kg皮下注射或用敌百虫配成2%溶液喷洒体表,每天一次,连喷2天,并对牛舍清扫消毒。
  焦虫病。对发病牛用血虫净按每千克体重7毫克,配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多不超过5天。
  外伤。小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络合碘进行消毒,然后撒上消炎粉。大伤口消毒后要缝合,并注**制破伤风抗毒素1.5—3万单位,以及抗菌素等药物。

放牧育肥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我国有较大面积的草原,部分地区适合**放牧,**放牧育肥的饲养成本较低。放牧育肥的技术要点如下。(1)放牧季节 每年的5~6月至10~11月。(2)放牧时间 春末夏初8~9点出牧,18~19点收牧;夏秋季5~6点出牧,19~21点收牧;冬季9~10点出牧,16~17点收牧。(3)防止“跑青” 春末夏初地面刚见绿,野草、牧草刚露出地面,一冬未见到青草的牛到了草地往往会追青,其结果路没少跑,草吃得不多,不仅不长膘反而会消耗体力并减重,严重时发生死亡。因此,春末夏初季节放牧时,放牧员要在牛的前方控制牛的前进速度。(4)放牧距离 ①近距离放牧:周围3~5千米,早出晚归,中午及晚间各饮水1次。②远距离放牧:10千米以上,以住宿放牧较好(在水源处建简易牛圈),减少牛来回走道消耗能量。(5)充分利用野草开花结籽期,野草开花结籽期是放牧牛增重抓膘的黄金时期,尽量延长放牧时间。(6)放牧加补料 放牧的同时给牛补充精饲料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精饲料补充量要依牛的状态和牧草的数量、质量而定,一般补充量按育肥牛体重的0.5%~0.8%计,以能量饲料为主,晚间收牧后饲喂。(7)放牧和饮水 饮水充分是获得较好放牧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放牧期必须重视牛的饮水。(8)加强放牧管理,防止格斗 防止放牧时不同牛群混合引发格斗,尤其是防止未去势育肥牛的格斗。(9)冬季越冬放牧 冬季越冬放牧以保持育肥牛体膘为主。不到远处放牧,积雪厚时不放牧,风特大时不放牧,放牧时间10点至16点,晚间补喂干草,减少越冬牛掉膘。

山区放养羊如何养殖?

#山区放养羊如何养殖问题#1、选山羊品种。要根据各种环境条件看哪些羊的品种比较适合。就以我们黔北习水来说,山羊品种有黔北麻羊、黑山羊、努比举、波尔羊、南江黄羊。在种草养羊区域,可织里山羊为母本,以黑山羊、南江黄羊、努比羊、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当然黔北麻羊及其杂交羊绝大部分。羊群公母比例是:1:20为宜。2、要了解山羊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才能养殖好羊。山羊喜运动,爱登高;食性广,消化力强;特别喜爱食树叶嫩叶;山羊抗蚊蝇*扰的自然抵抗力强,生病不易发觉,因此,管理人员要留心观察,发现羊群有病及时治疗。山羊喜臊、爱清洁,合群性强,因此不要让山羊生活在街湿环境,同时饮水、饲草、饲料、用具、楼圈要保持清洁、卫生、不潮湿;山羊懦弱,易受惊,一旦受惊就难长膘,管理人员不要高声吆喝、扑打,同时要防狗等串入羊群引起惊吓。3、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数量少,价值高,对后代影响大,饲养更要精细。要常年保持健状体况,但不能过肥,这样才可在配种期性欲旺盛,**品质优良,提高公羊利用价值。非配种期也要毎天补饲半斤混合精料;配种期,在一般饲养基础上,逐渐增补精饲料供给量,并增加黄豆面蛋白饲料比例,曰喂精料1斤以上。4、母羊的饲养管理。重点抓瞟,喂优质牧草,适时补盐,补料,满足清洁水等措施,促母羊**。怀孕前期,保持良好膘情,依靠青草基本能满足营养需要,如不能满足,就要补饲;怀孕后期,在放牧条件下,每天供精料6两至1斤。怀孕母羊要避免吃霜草和霉烂饲料,不饮冰水,不使受惊猛跑,以免流产。5、山羊的补料、补盐、饮水:配方:玉米60斤、黄豆(炒熟)20斤、糖麸20斤、饲料盐1斤,**专用饲料添加剂1包(每包半斤)。混合精料补料量及时间:种公羊每天每只半斤至1斤;空怀母羊只在冬季和早春个每天每天四两;怀孕母羊怀孕的头3个月如牧草丰盛,只要充分放牧可不补料,怀孕最后两个月,以及带羔母羊每天每只补精料6两到1斤。断奶羔羊,每年4一11月每天每只补料2两,其余时间补3一4两。育肥商品羊,前期每天每只补料4两,后期6两。补料原则:放牧好,膘情好就少补,膘情差的酌情多补。补料方法及注意:对放牧归来,空腹程度大要先适当喂点青粗饲料,然后才补精料。混合精料临时加点水拌湿,但水不能过多,以羊吃食时不喷粉尘为宜。混合精料要混匀,颗粒不能太细,不能有霉变和针刺性异物。补饲槽长度应让所有羊都能同时并排吃料,投料入槽各段均匀。补盐:可混入精料。或混入水中,或撒在地上,也可用盐砖让羊自由补。除用盐砖自由舔食外,用其它方法补盐每天每只5克左右。饮水:出外放牧要有水让羊谒而饮,炎热季防缺水中暑。放牧归来,在补盐时确保羊能自由饮水。6、羊的越冬管理:农业10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这4个月,气温低,牧草枯,要给羊营造温暖生活环境和补给充分的草料与精料。保暖:适宜温度在15一25度。特殊情况下,转为圈养,四周围上塑料布。白天放牧后,将塑布卷起,让羊圈通风换气,夜间又放下来。补料:秋季抓瞟前对对羊驱虫保健。秋季多数牧草结籽,营养丰富,要廷长放牧时间,同时提前补饲,入冬开始一是补充足的粗料,二是每天每只羊补半斤左右精料,以下午放牧后为佳,放补料槽内,哺*羊有天每只1斤左右,以早晚补给。

野牦牛养殖方法

山地牧场养殖技术?

放牧是牦牛养殖的主要方式。养殖户必须树立生态意识,应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适当的地点合理地进行放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搭建牛棚时,要注重地点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须选择干燥、地形开阔的地方,且该地还应背风向阳,能够满足牦牛抗寒的要求,以便为牦牛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二、合理放牧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如果采用放牧育肥的方式,优点是成本低、精料花费少,缺点是育肥时间长、增重低。一般情况下,整个放牧育肥过程需100~180天,每天要保证牦牛足够的放牧时间。在放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牛群的游走时间,并将放牧距离控制在4公里以内。还应选择适当的放牧地点,一般水草相连地段为最佳放牧点,这样能够为牦牛提供足够的食物与水。三、饲养管理的强化1.冷季补饲问题。在寒冷季节,养殖户应注意牦牛的补饲问题。因为此时的草场已经难以满足牛群的食物需求,所以养殖户应尽早地制订冷季补饲方案,防止牦牛出现落膘的情况。在补饲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如遇暴风雪天气、寒冷天气或者牦牛膘情差等情况,要适当地进行增补饲料,以满足牦牛生长对营养的需求。2.牛犊的饲养与管理。牛犊的饲养,一般选择自然哺*喂养的方式,这对牛犊的良好发育非常有利。所以需要想办法提高母牦牛的泌*量,一方面是要保证母牦牛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是提高放牧地的产草量。对刚出生的牛犊进行2周的饲养后,牛犊就可以自行采食草料。当然,此时其采食牧草量较少,3个月后,才逐渐加大牧草的采食量,6个月后,牛犊应断奶,以保证母牦牛的身体状况。断奶后,应增强牛犊的补饲,以满足牛犊生长对营养的需求,促进牛犊正常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还应控制好饲喂量,避免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若母牛过肥,会对母牛的配种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受胎率。所以为了保证牦牛的健康,还应引导牦牛进行适量的运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