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黄骨鱼一亩效益是多少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骨鱼什么时候长大?(黄骨鱼多久长大)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骨鱼什么时候长大?
一、黄骨鱼生长周期要多久1、黄骨鱼的生长周期大概在12-13个月左右,但是它生活的环境温度会影响到生长周期,比如在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寒冷地区可能是13个月左右。而且不同的品种生长周期时间也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骨鱼大概10-11个月就可以完成生长期。但是直接影响黄骨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含量高的就生长的更快,蛋白质含量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2、饲养时要注意,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固定,喂食的时间间隔也要确定好,而且黄骨鱼每一个阶段的喂食量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等它生长到另一个阶段时要更换投喂的饲料量。每天投喂的饲料用量是黄骨鱼体重的5%,一般一天喂食2-3次即可,小鱼喂食次数多一些,大鱼喂2次。3、由于黄骨鱼养殖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冬季生长较缓慢,如果想要让它们生长的快一些,就一定要保持合适的温度。还要合理的投喂饲料并且选择合适的投喂方式,一定要投喂有营养的饲料。二、黄骨鱼的养殖前景如何1、黄骨鱼的养殖前景比较宽阔。目前黄骨鱼的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黄骨鱼的养殖规模也是在不断地壮大,产量也在增加。但这并没有对黄骨鱼的市场销量造成影响,反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黄骨鱼,扩大了黄骨鱼的市场。2、黄骨鱼养殖的成本:水面租金的费用一般是600左右、黄骨鱼种苗的费用大约为2000元左右、饲料成本约为20000元左右、养殖所需的药物以及**费用约为200元左右、养殖的其它成本大约为1000元左右。所以养殖一亩黄骨鱼的总成本投入大概是23000-24000元左右。3、黄骨鱼的利润:现在市场上黄骨鱼低于50克差不多是10元/斤,重量在50-150克之间的一般是10-15元/斤,重于150克的一般是15元/斤。如果按最低价10元/斤计算,养殖一亩黄骨鱼的总收益约为40000-50000元左右,但是减去养殖的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的利润是16000-20000元左右。
黄颡鱼养殖技术和成本、利润、养殖时间,、销路?
网箱养殖黄颡鱼的技术要点有:(1) 网箱准备。设置网箱的库湾、湖泊、河道等水域要求水 源充足、稳定,无污染,水质清活爽嫩,溶氧较高,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并且水体的交换量不大。设置网箱水域的水深要求在2。 5米以上。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在2。0〜 3。0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24平方米为 宜,网箱形状正方形或长方形,箱深2米。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将 网箱放人水中,使网箱壁黏附藻类,减少鱼体的擦伤。(2) 鱼种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要求规格整 齐、色泽鲜艳、体表无伤、体格健壮、游动活泼,放养密度 300〜400尾/平方米,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以 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鱼种下箱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最好使用正规苗种场人工繁殖的鱼 种,这种鱼种规格整齐,容易驯化,成活率高。(3) 饵料投喂。在苗种人箱2天后开始人工投饵驯化,进行 定点、定时驯食。驯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5、6月日投饵 率为3%〜5%; 7、8、9月日投饵率2%〜3%; 10月以后日投饵 率2%。每天投喂2〜3次,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 同时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及时调整。黄颡鱼口裂较大,可用 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词料,以后逐步加大饵料粒径, 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黄颡鱼喜欢吃软性饲料,最好是 做成粉状饲料,投喂时将伺料调成糊状,投在网箱的词料台上。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4) 日常管理。定期检查鱼类摄食和生长情况,认真观察, 及时调整投喂量,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等情况。经常刷洗网箱 污物及附着藻类,保证水体充分交换。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人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需把 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做好防洪防风加固等工作。(5) 鱼病防治。黄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控制水 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较少发生病害。平时以预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可定期投喂 药饵,每月使用大黄、板蓝根等中药,以0。1%〜0。4%添加量投喂3〜5天。或用漂**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 2)挂袋, 每星期更换1次。在起捕、投放、运输等操作中尽量避免损伤鱼 体,以防在初春、冬季低温季节感染水霉。(6) 轮捕拉疏。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上 市,尽可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 始分批起捕销售,生产期9个月左右,每平方米网箱面积可产’ 30〜40千克的黄颡鱼。
黄骨鱼北方能养吗?
黄骨鱼北方能养。黄颡(读音:sǎng)鱼,学名:(Richardson,1846),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养鱼致富经?
养鳖,养小龙虾,养黄骨鱼,这些比一般四大家鱼经济效益高,都比较好养,鱼塘上亦可种些莲藕,增加收益,如果气温,水质与经验都不适合,亦可以养四大家鱼,但最好将鱼塘改成钓鱼场,通过钓鱼场赚取钓鱼爱好者的钱,我这里是广东省的一个小县城,县城周边都有三个钓鱼场,50元一支鱼竿,所钓到的鱼全部以4-6元一斤买(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价格,)去鱼场钓的基本上都是钓鱼爱好者,都能钓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到底是以那种形式的经营这半亩鱼塘,亦要视鱼塘的地理位置决定。以上实属个人观点。
养殖黄骨鱼冬天怎么喂养?
珠三角地区冬季养殖黄骨鱼(学名黄颡鱼)主要的问题有水发黄、吃料差、冬季瘦身、来年春季水酶病、肠炎出血等病害严重。这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的给各位黄骨鱼养殖户造成损失,也给运输、各级鱼中直至餐桌的各环节造成很多损失。
冬季水温逐渐降低,光照相对减弱。黄骨鱼塘由于常年的有机质偏多,水体中钙镁等离子的缺乏,养殖密度大,更容易水体发黄,藻类死亡、引发水底氧气含量低。
对于冬季黄骨鱼越冬,肥水重要
冬季肥水技巧第一步:全塘泼洒生石灰,使水变清,透明度增加,补钙镁等营养因子,给藻类的生长营造一个营养物质充足、光照深度足够的环境,就像什么样的土壤能生长出什么样的植物类似,这一步做的好当然也会因为个别鱼塘的土质底质等原因生长出来各种不同的藻类种群,其中以黑褐色的硅藻种群最佳,以绿藻类为主的藻类种群也非常不错。这一步很关键,如果有机质过度,冬季生蓝藻也非常常见。总之这个季节有藻好过没有藻,藻多好过藻少。
第二步:水清后全塘使用EM菌及高效肥水物质如澳华生物净水宝+肥水宝,晴天白天多开增氧机。这样可以达到冬季快速肥水的目的,肥水一次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冬季。因冬季藻类生长速度慢,使用EM菌分解死藻加速新藻生长,同时通过肥水宝直接增加藻类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速藻类的生长。
肥水后就是保障吃料的阶段,很多养殖户老板认为,冬季鱼类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不重视冬季的摄食。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在珠三角区域,整个冬季的水温普遍高于15度,这是黄颡鱼可以吃料的温度。而且水温越高,鱼类代谢所需的能量越多,冬季吃料差那么鱼的瘦身会更加严重(吃料差的鱼瘦身基本有20%-30%),如果一张塘每条黄骨鱼瘦20%,那么一万斤鱼一个冬季就要减重2000斤左右,即损失2万元以上。冬季吃料的消化利用率也比高温季节要明显的好,消化时间长,能耗较低,冬季水温低水体的饱和溶氧高,冬季吃好料的性价比最好。据在养殖户多年的**中发现,高温季节每天投喂12包的高档黄骨鱼料,在没有顶塘的情况下,月增重0.3两/尾,在冬季12月-2月这三个月的**中发现,肥水情况下,使用高档饲料每天投喂2-4包,平均三包,这三个月的平均增重0.5两/尾。总吃料量没有超过高温季节的一个总饲料量 。换个角度看即冬季使用高档料一包的长鱼量相当于高温季节的三包。
黄骨鱼0.5深水可以养鱼?
一、养黄骨鱼水要多深?
黄骨鱼对水质要求不高,喜欢有淤泥和水藻的环境,水质中有肥料,可以培育浮游生物供其进食,它的抗病能力强,养殖周期短,肉质紧致,食用口感极佳,产生的经济效益高,养殖黄骨鱼的池塘水至少要1-2米左右,这样利于其活动,进食的速度也会比较快。
二、如何养好黄骨鱼?
1、培育水质
在准备养殖黄骨鱼时,要在清塘后,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后,注入新水,要注意过滤水质,注水的同时,要注意培育水质,往池水中泼洒腐熟粪肥,为提升黄骨鱼的品质和产量。
2、控制养殖密度
黄骨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鱼类,而且进食速度和能力比较强,喜欢争夺食物,合理的控制黄骨鱼的养殖密度,饲料的利用率可以达到最高,每亩投放1000尾,产量十分惊人。
3、投喂高蛋白饲料
黄骨鱼虽然荤素皆可食用,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还是建议投喂蛋白质高的饲料,比如小鱼、小虾、蚯蚓、鱼粉、菜饼、豆饼、米皮糠等,都是黄骨鱼快速育肥的饲料,可以显著提升黄骨鱼的品质和产量。
4、做好疾病防治
黄骨鱼常见的病害有红点病、烂鳃、肠炎、腹水症,所以平时要做好水质管理,杜绝病害发生,水质注重生石灰消毒,在黄骨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或者抗菌肽,可以提高黄骨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黄颡鱼养殖技术?
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为:
(1)网箱设置: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2.0~3.0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24米2为宜,箱深在1.5~2.0米。
用竹或木条制作框架,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用圆柱体的泡沫作浮子,网箱底部用鹅卵石作沉子,以使网箱随水位涨落而升降。网箱设置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箱壁黏附藻类,减少鱼体的擦伤。网箱之间的距离在2~3米。
(2)鱼种放养: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投放大规格鱼种,鱼种下箱前需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网箱养殖黄颡鱼密度一般在150~300尾/米2。也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以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
(3)饵料投喂: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可以投喂小鱼、小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菜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有条件的,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两次,9:00-10:00、16:00-18:00各投喂1次。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6%。
(4)日常管理: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以调整投饵量。定期(一般5~7天)清洗网箱和周围的附着物,保持水体的对流。检查网箱是否损坏,防止逃鱼。另外注意水位的变化,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5)鱼病防治:网箱养鱼在鱼病防治上要坚持以防为主,经常用漂**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一般每星期更换1次,以保证鱼体健康生长。
(6)适时捕捞上市: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上市,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