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殖桂鱼的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桂花鱼养殖技术?(桂花鱼养殖技术视频)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桂花鱼养殖技术?
桂鱼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桂鱼的放养技巧1、鱼种的来源和捕捞①鱼种的来源:现在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很高,鱼种体质较弱,一般不便于长途运输。补放鱼种的来源,多在当地调剂解决,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点离放养地点很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是边起捕边放养。若一时做不到,可先用网箱暂养或拦在拉网中进行操作,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小。严禁鱼种离水操作。②鱼种的捕捞:鱼种的捕捞及入养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的原则。捕捞时,必须小心谨慎,缓慢操作,尽量不要伤及鱼体。捕捞时间可确定在早晨及晚上天气凉爽时进行。捕捞工具应选用大拉网、套网等不伤鱼体的工具。同一水体的捕捞,拉网次数不能过多,以起鱼类浮头,造成死亡。丝网会伤害鱼体,使鱼鳞脱落,不要采用。干塘捕捉会使污水呛死鱼类,也会因水浅灼伤鱼体,最好也不要采用。对于吃食性的鱼类,可在投喂时,用药饵引诱,将网具拦截在其活动路线上,进行集中捕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捕捞方法。2、鱼种的放养和管理①放养前的准备:鱼种放养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次要对放养的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对池塘逃鱼状况进行了解,以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最后还要对水体进行一次改良。由于现时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物较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还要略施肥料,培养水中天然饵料。②放养操作:为了减少放养死亡,确保放养效果,应进行补放鱼种的选择。选择的鱼种要求鳞鳍完整,跳跃有力,游动活泼,体质肥大,无病无伤。对鱼体瘦弱、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及有机械损伤的鱼种都应剔除。放养的品种可根据鱼种的来源及放养需要而定,但放养规模应以大为好,放养密度可坚持稀放为原则,以便使年底的成鱼都达到商品规格,减少因生长期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时,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以防鱼体带病入池,引起鱼病传播。一般可用2%~3%的食盐水或1ppm~2ppm的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3分钟~5分钟。③放养后的管理:鱼种放养后,要根据放养的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一般以精料为主,以加快鱼体的生长。日投喂量以池鱼总重量的5%~8%较为适合,具体以投喂后略有剩余为度。若池中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为原则,有机肥要经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亩施放量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放养后7天~10天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1ppm)等泼洒,以杀灭细菌。同时可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和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以杀灭寄生虫,有效地防止鱼病的发生。
桂鱼买回家怎么养活?
1、活动空间要大买回来的桂鱼一定要用大一点的鱼缸养,买一个大一点的过滤器(要喷水的那种)。一般一个缸养两条就可以了。2、保持水质清洁给桂鱼放水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水的清洁。换水尽量用的山泉水,不要用自来水。3、喂食活饵喂泥鳅或是小鱼,但一定要是活的放进去,投一次可以隔几天,一般一条鱼吃一条泥鳅。就可以隔几天。
家庭养殖鳜鱼的方法?
鳜鱼主要是捕获水中的小鱼,虾以及水中浮游生物为食的,因此要在池塘中放一些小鱼,小虾给它提供食物。还要撒入适量的饲料,这样可保证营养全面。注意,饲料一定不可有发霉变质情况,还要捞出上次残留的饲料,防止饲料在水中分解污染和水质。此外,养殖期间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陆基圆桶养殖桂鱼技术?
1、选好种苗 精养桂花鱼一定要选择好的苗种而不是选择便宜的苗种。 第一:育苗水质环境,尤其是孵化用水要求比较高。 第二:注重生态养殖防病的苗质量会好,多用抗生素防病的差,畸形率高。 2、选好塘 底质好的池塘水质也比较好,一般养殖比较顺利。 要求池塘底质淤泥10公分左右为好,淤泥不能太深,另外砂质壤土比较好,砂质土质净水能力强,适合比较低产的鱼塘,如3000斤/亩以下,壤土吸附性强,适合高产鱼塘。 培育出来的水质比较稳定,有一定的肥度的池塘底质为好,那些水质容易浑浊或者不稳定的池塘不建议用来养桂鱼。 3、分级标粗 放规格整齐的大苗,因为小苗长大后分化较大,如果再加上本来放的苗本身就不整齐大小分化就更加严重,那些小鱼其实就是亏本鱼。 4、勤调水改底 ①多晒塘,清好塘 池塘一定要多晒塘,有条件就晒2-3个月,养殖病害会少很多。 ②充分利用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个水质有一定的肥度或者说有一定的藻相。 ③底质决定水质如多改底,底好水自然就好。 ④关键时刻调水,另外药物调水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不要有事没事用药调,乱用药可能会造成水变或者菌相藻相失衡。 ⑤氨氮和**酸盐不能长期太高,如使用硝化细菌和*酸菌或者光和细菌同时配合改底。 5、会增氧 溶氧限制产量并不是说增氧机越多,开的越多越好。 罗茨风机在高温期白天不能开,应该在低温、*雨天和晚上多开,增氧效率还是不错的;叶轮式增氧机在水浑浊的池塘高温晴天白天不能开,这个时候不开增氧机,塘底溶氧会更高,同时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6、会防病 做针对性预防,效果才会明显。比如小苗时*雨天寄生虫危害较大,通过多**改底清洗鳃部预防;白肝白鳃病主要通过多保健、少**、少伤肝、防水变预防。 长期寄生虫感染和水浑水变易发生烂鳃病;长期水浑**酸盐偏高容易有出血病;饵料鱼偏大或者一次性加鱼仔太多桂鱼容易有肠炎。
鳜鱼目前产量最高的养殖方法?
1.修建专养池塘
池塘面积1-2亩左右,水深1.5-2米,以长方形为主,常用的排灌设施要齐全,修建好后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每亩用100-150公斤生石灰(水溶液)全池塘泼洒进行消毒,并调节养殖池的酸碱度。
2.调控好水质
在放养鳜鱼之前要调控好水质,水质要求清新、水要保持微流,或者每周注排水一次。
3.准备好饵料
在放养鳜鱼之前,要先在池塘里面放养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鱼苗作为鳜鱼早前的饵料,每天给饵料育苗喂食麦皮、花生麸等粗饲料,经过半个多月的喂养,当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采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再投放鳜鱼苗。
4.选育好种苗
鳜鱼种苗的选择要求为健康无病、活力好、体态均匀饱满、规格匀称、无畸形,最好是经过选优复壮的良种鱼苗。
5.合理的放养密度
鳜鱼养殖每亩适宜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最多不能超过2000亩,过度放养其所排粪便容易污染水体,滋生疾病。
6.科学管理鱼塘
鳜鱼对药物敏感,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说明科学调配好浓度,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尽量低浓度使用药物或者停止药物使用。在养殖中后期,投放饵料鱼前,最好使用药物进行浸浴消毒,一般使用3%~4%食盐水、20毫克/升的硫酸铜或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等药物对饵料鱼浸洗消毒10~20分钟,避免病原随饲料鱼带入桂花鱼池塘。遇到有雨等天气,晚上延长增氧时间,最好提前在傍晚8时前开启增氧机至第二天早晨8时。
桂花鱼快速养殖技术?
桂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