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牛蛙4号饲料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自己家养的牛蛙应该怎么喂养(牛蛙家养需要喂些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自己家养的牛蛙应该怎么喂养
1、养殖蚯蚓。
在牛蛙池内的陆地,投入牛粪、烂水果、洗米水等,与土拌和,放进种蚯蚓,让其繁殖。经一段时间养殖后,晚间蚯蚓出土活动,便可被牛蛙捕食。也可利用零星荒地,施足牛粪等以培养蚯蚓,每平方米可产成蚓5~7公斤。
2、灯光诱虫。
在蛙池食台上方,离水面23厘米处,吊挂30瓦的黑光灯或紫光灯,可诱落昆虫、飞虱等,晚上牛蛙会**灯下捕食。此法在5~9月份效果最好,开灯应在太阳下山后至上半夜,下半夜多露水,昆虫少,应关灯节省用电。
3、养殖福寿螺。
利用零星沟塘或建小池,也可在蛙池水中繁殖、养殖,在高温季节每5~10天产一桃红色卵块,每一卵块有卵1000粒左右,卵破膜孵出小螺便作牛蛙饲料。
4、养蚕。
利用房前屋后种桑养蚕,蚕生长快,一生只需20天左右,幼蚕可用来喂幼蛙,长到4.5~5龄,可用来喂成蛙。
5、饲养黄粉虫。
黄粉虫是牛蛙的最好饲料,易饲养,只需麦麸和青菜叶即可饲喂。但虫子生长慢,必须扩大饲养量,方能保证饲料供应。
6、诱蝇育蛆。
在牛蛙养殖池上方30厘米处吊挂大口盆、托盘等,内放诱饵如废畜肉、鱼内脏等诱蝇育蛆,当蝇蛆爬离盆口掉入水中,便成了蛙的佳肴。也可建一小池,在池内放入豆腐渣,再投入洗米水等,在池面上加盖,过若干天蛆虫育成,就可投喂牛蛙。
7、培养水蚤。
水蚤俗称“红虫”、“鱼虫”,是小蝌蚪的理想饲料。先将培养池中的水排干,清池消毒后,每平方米池内撒干鸡粪、豆腐渣等各1千克(或其它畜禽肥料),最好经日光曝晒一周后,灌水40厘米,并放入水蚤种源,几天后池水变绿,两周后池水中即可繁殖出大量水蚤。
8、利用下脚料。
将肉联厂、饭店屠宰下脚料消毒干净、捣细,拌入混合饲料投喂。有缫丝厂的地方,可用蚕蛹作饲料,还可购买猪肺、牛肺,切碎投喂。
9、捕捉小鱼虾。
地处河道、湖泊或鱼池附近的养殖点,可经常捕捉野杂鱼、小虾作饲料。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好评”,谢谢,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人工养殖的牛蛙都是吃什么?
牛蛙是**动物,它的食性随着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过程为:5-20天内的小蝌蚪期以植物(藻类)为主食,30-50天的中蝌蚪期为杂食性,以浮游动、植物饵料为食,60-90天的大蝌蚪期以浮游动物饵料为食,**后的牛蛙以动物性昆虫饵料为主食,只捕食活动的动物性饲料,如蝗虫、蝼蛄、螟蛾、水蚤、昆虫、蝇蛆、小鱼虾及其它一些甲壳类动物,个体大的牛蛙有时也能捕食蛇、鼠等较大的动物。小龙虾的用途真的是用来当牛蛙饲料的吗?
一、饲料在日本有很多是用小龙虾来喂牛蛙的,因为他们认为小龙家是特别脏的,所以他们就把小龙虾来当做饲料用,喂牛吧,所以在日本的传统的食谱里面,你根本找不到小龙虾的影子,其实小龙虾本身它也是很挑食的,不会主动的吃一些垃圾食品,我们国家的小龙虾普遍都是,可是偶像有专门的饲料来养育小龙虾,所以这种小龙虾是不脏的,我们可以吃。
二、死亡的龙虾
我们国家在小龙虾方面是特别有讲究的,在养育小龙虾的时候有死亡的小龙虾,这才用来是当做饲料来卖出的,或者是在喂一些牛蛙或者是其他的动物根本不像日本那样用活的小龙虾来做,我们国家觉得这样是浪费的,其实小龙虾做出来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所以受到多消费者的欢迎。
三、生存环境
在生态环境的,养育下我们的小龙家是不会特别脏的,因为我们对于他们的生长环境都是给予绿色的生长环境,所以小龙家是没有得到污染的,所以我们吃到的小龙虾也是特别有营养,味美没有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尽量的放心的吃小龙虾。
一个国家一个吃法,本人觉得小龙虾是特别脏的,是因为他们两只小龙虾的环境是不好的,所以他们的小龙虾就会被污染,这样的小龙虾是不能吃的,我们国家的小龙虾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所以我们国家的小龙虾,才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钟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去吃麻辣小龙虾。
牛蛙如何养殖
养殖牛蛙要注意牛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注意饲养的环境、温度,了解牛蛙的生活习性等。水陆两栖:
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凉的水边草丛中、洞*内,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凉的洞*、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 一 40cm 深的不冻土层或 1m 左右深的洞*、 6ocm 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土而出。
结伴群居:牛蛙喜欢结伴群居,往往几只或几千只共栖一处。对环境条件一经适应便定居下来,一般不轻易迁移。当栖息环境恶化,如水域干涸、食物断绝、炎热难耐,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牛蛙即会集群迁移到别的适宜环境中。每到繁殖季节,牛蛙常集体迁移到池塘、河沟、沼泽地等环境优良的场所,互相嬉戏,抱对繁衍子代。
3a.jpg
养殖温度:
牛蛙是定温动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5 一 32 ℃ ,繁殖最适温度为20 一 30℃ ,低于20℃、高于 30 ℃ 一般不产卵。当温度降至15 ℃ 时,食量很小;温度降到14℃以下,基本停食;再下降到 10 ℃ 以下,则停食冬眠。 牛蛙致死高温阈值为 39 一 40 ℃ 。 34 一 36 ℃ 时急剧跳跃挣扎、窜游; 37 一 39 ℃ 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而且受热致。
牛蛙的生活习性:
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待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搬迁。到了5月上旬,牛蛙叫声尤甚,一蛙先鸣,其他蛙跟随齐鸣,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其后便抱对产卵。产卵期至7月中旬止,历经70天左右。
卵呈片状,借水草固着浮于水面。受精卵孵化为蝌蚪,生活于水中,以后**为蛙。过水陆两栖生活。冬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牛蛙开始躲藏于洞*或淤泥中,停止活动与摄食。但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来活动觅食,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故牛蛙在洞庭湖地带无明显休眠期。
牛蛙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由肠含物分析有4种成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定形有机颗粒及**的有机物质和泥沙。4种成分中主要是浮游植物,另外3种成分是较次要的。而且蝌蚪的食性与其生活习性和消化道的长度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牛蛙蝌蚪属静水水域类型,游泳能力不强,所以只好吞噬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蝌蚪也喜欢**在烂草堆里,用角质唇齿刮取**的有机物质及底栖硅藻。
蝌蚪肠道细长曲折,以最简单方式盘旋于腹腔之中。孵化后刚开始摄食的蝌蚪,其消化道长度约为全长的1.48倍,为体长的4倍。随着蝌蚪的成长,消化道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全长、体长的比例也跟着增加。蝌蚪体长增长到60.1~66.0毫米时,消化道长度平均为全长的7.53倍,为体长的19.15倍。
**前夕,消化道最长达全长的10.76倍,达体长的26.32倍。蝌蚪消化道长度和全长之间比例的变化,是因为植物性饲料一般较动物饲料难消化,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的接触面积才能达到消化植物纤维的目的。
蝌蚪**为幼蛙后,食性发生根本转变,以活的动物性饲料为食。消化道的长度则很快缩短,这时仅占体长的2/3左右。而且强大的尾部被吸收(萎缩),因而体重显著减轻。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牛蛙捕食时,大多选择在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蹲伏不动,耐心等待。
如无外来干扰,不常变换位置;发现活动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当被捕获物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的爬向目标,伺机捕捉。由于其动作敏捷,一般很少落空。在陆上捕获食物后,往往立即跳入水中,用前肢帮着吞下食物,然后回转至岸边。有时连同捕获物上的附着物,如草叶、浮萍等也一同摄入。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牛蛙有大牛蛙吃小牛蛙或残食其他小型动物的现象。
牛蛙的食性:
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尤其喜食活饵。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蝌蚪可喂以蛋黄、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浆、麸皮、面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围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甲壳类虾;软体动物,如螺、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幼体及哺*类的内脏等。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用饵料盘喂食时,成群争抢上盘,体弱、个小的往往被挤出盘外。
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l0倍。6~8月是摄食旺季,每月每只平均摄食l60g人工饲料。平均每天食5克为宜。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囚此,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牛蛙能吃也耐饥。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体重大幅度减轻。
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用饵料盘喂食时,成群争抢上盘,体弱、个小的往往被挤出盘外。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 l0倍。6~8月是摄食旺季,每月每只平均摄食 l60g 人工饲料。平均每天食5克为宜。
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囚此,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牛蛙能吃也耐饥。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体重大幅度减轻。
饲养牛蛙要分大小来饲养。
请问牛蛙吃什么?
牛蛙为什么叫牛蛙?如何解决蛇的饲料问题
大规模养殖蛇时饲料根本不是问题!蛙类、鼠类这个不说都知道!其实很多的肉类都可以喂蛇。如鸡鸭胚蛋、淘汰的鸡鸭和苗。鱼等等都可以喂蛇。但是要注意的是蛇的驯化和蛇诱食剂添加。幼蛇和成蛇的饲料来源都是一样的。大规模养殖蛇主要是解决蛇的人工料问题。实现机械化生产。这才是未来发展的路。我场规模虽然很小,但是人工料方面应该说是走在前面的。根本无需担心料的问题。蛇料还分为:幼蛇料、成蛇料和种蛇料。
幼蛇的开食很简单。我建议是:如眼镜蛇可以用普通的肉类加诱食剂喂就可以,慢慢过渡到人工料。水律蛇可以先喂一些小动物后慢慢过渡人工料。
大规模养殖是不可能靠手工填喂。解决了驯化和诱食剂的问题一切都好办了。-----鱼翁
牛蛙饲料有哪些品种如何做到科学投喂
五十年代以来,牛蛙养殖业曾在我国几度兴衰,究其原因,主要是牛蛙的饲料及疾病防治问题未解决。牛蛙的饵料在蝌蚪期和幼蛙、成蛙期,有所差异。仔蝌蚪摄取从卵中带来的营养,5~6天后,已成为杂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也喜食煮熟的蛋黄、绞碎的鱼肉、动物肉及其内脏和蝇蛆等;孵化后50~60天,可食煮熟的土豆、甘薯、米糠、各种饼类及豆腐渣等植物性食物;**后的幼蛙到成蛙转为肉食性,喜食活饵。幼蛙阶段的主要饵料是蛆、蚯蚓、鱼苗、小泥鳅等,随个体的增长,逐步捕食较大的昆虫等动物性饵料。死饵(不活动的静态饵料)必须驯化使其养成习惯,否则一般不食,有的情愿锇死。根据上述,对饲料工业提出下列要求,一是根据牛蛙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配制系列饲料;二是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要高,一般要漂浮时间10小时以上。因幼蛙、成蛙是跳起捕食的。三是从蝌蚪到成蛙发生的疾病是以预防为主,因而要求在饲料中加入抗病添加剂,能预防烂皮病、肠胃炎病、肝病及其它因投喂单一商品饲料而引起的各类营养缺乏症等。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抗病型牛蛙膨化颗粒饲料,基本上能满足上述三要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100斤成年青蛙一天吃多少饲料?
100斤成年青蛙一天吃一顿饭的饲料大约500克左右。牛蛙饲料配方
牛蛙在天然环境中摄食的饵料,主要有家蝇、胡蜂、蚂蚁、金龟子、叩头虫、蚜虫、龙虱、步形虫、蝎蝽、猎蝽、蜻蜓、螳螂、蟋蟀、蝼蛄、蝗虫、蜘蛛、田螺、螺蛳、泥鳅、鲤鱼、蝾螈、龟、鳖、蛇及其它蛙类。所以在人工养蛙池中要装置诱虫灯,以诱集昆虫作蛙的饵料。但在人工高密度养蛙时,单*诱集昆虫已满足不了牛蛙的生长的需要。据试验,糠虾、小鱼、粪蛆和小型的蚯蚓,都是刚**幼蛙最喜欢吃食的饵料。但在大规模生产时,光*吃食这些饵料显然是不可能的。应在幼蛙长到50克左右时在活饵料中掺入蚕蛹、河蚌肉、螺蛳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将之一起投放在专设的饵料台和饵料盘中,通过活饵料的带动和牛蛙自身在饵料台和饵料盘中的跳动,使静态饵料发生跳动,牛蛙误认为是活饵料而争相捕食。当牛蛙习惯这样取食后,再逐步增加静态饵料的比例,直到全部用静态饵料来取代活饵。科学投饵:①投饵量一般以牛蛙7成-8成饱为宜,尤其在高温季节,切忌投喂过量;②饲料定期掺入中草药或适量抗生素,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③投饵宜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以便形成条件反射;④下雨天,一般少投或不投饵;⑤残饵应捞除,以免污染水质。
A.牛蛙的生理特性
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无颈及尾。全身皮肤*露,光滑湿润,有粘液。
1、头部 头部宽而扁平,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游泳时阻力小,头颊灰绿色。头部着生有口、鼻、眼、鼓膜、声囊等**。
2、躯干部 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它是蛙体中最大的部分,短而宽大,其腹部较膨大。躯干内部容纳了蛙体大部分内丈夫。
3、四肢 躯干部着生四肢。前肢较短小,成年雄牛蛙拇指内侧有发达的“婚瘤”。
B、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1、投饵的基本要求:饵料必须新鲜、清洁,多样化,投饵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蝌蚪生育期及健康状况而相应改变,有雷阵雨时要少投或不投饵;早晨蝌蚪浮头特别严重,甚至出现个别蝌蚪死亡现象时,要控制投饵。
2、投饵方式:饵料台、全池匀洒
3、投饵时间、次数和数量,因地、因时、因蝌蚪等情况而异。孵化后3-5日龄的蝌蚪是投饵的开始时间。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1-2次,上午9-10点,下午4-5点。
4、投饵量每1万尾蝌蚪每日投饵量为:5-10日龄投入草履虫培养液5-30毫升,或蛋黄1-2个加水1-2千克制成的过滤悬浮液;11-30日龄投入活蚤类或配合饵料0.1-2千克;30日龄后投入配合饵料2..1-12 千克。如上次有剩余,下次则要适当减量;如很快吃光,则应酌量增加。
5、饲养管理:定期巡池,做好记录,控制水温与水位,控制水质,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经常做好蝌蚪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蝌蚪饵料的养殖与加工工作,认真做好蝌蚪维修设施,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及时做好扩池养殖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C、未成年蛙的饲养管理
1、饲养,投喂蚕蛹干,投喂动物内脏
2、管理:控制水温,控制水质,控制湿度,及时分类、分池管理,经常做好病虫害和天敌的防治工作,做好未成年蛙的越冬管理工作
D、成蛙的饲养管理
1、饲养:成蛙的个体大,摄食量多,保证供应充足的优质适口饵料,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其体重增长是比较快的,每月个体增重约30-50克。
2、管理:成蛙的管理,与未成年蛙基本相同。但由于成蛙活动能力强,善跳跃,故应特别注意围墙的维修工作,防止外逃。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要做好遮荫、防夏天高温、经烈日光的照射。在陆地上要常洒水,以保持潮湿。成蛙摄食多,排泄的废物也多,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不被污染,一般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1/2,新旧水的温关为1-2℃,要避免水温的急剧变化。成蛙池排出的水,含朋大量蛙粪尿及食物残渣,可用于池塘养殖鱼培肥水质。成蛙的养殖密度 一般为每平方米50-20只,密度大小随成蛙体型大小及养殖管理水平、水温、水质等因素而酌情调整。
E、亲蛙的饲养管理
亲蛙是选留作繁殖育种用的生长健壮的优质成年蛙。它们的个体大,一般体重在300克以上。这些亲蛙虽然生长速度减慢,但需大量的营养用于繁殖。
1、饲养亲蛙摄食量大,营养要充分满足其生长繁殖需要,一般每只每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0%。饵料种类宜多,营养全面,其中动物性饵料不少于60%。
2、管理亲蛙池不仅是亲蛙摄食、生活的场所,更重要的还是产卵、排精的场所,在不搞人工孵化的情况下,它还是卵孵化 的场所。因此,管理工作要求高,周围环境条件既要适合于亲蛙,还要适合于卵的受精及卵的孵化。
第一,最适水温控制在25-27℃,适宜水温为23-30℃。否则,将不利于亲蛙生长发育与繁殖。
第二,保持安静,切忌嘈杂。
第三,池水水位保持在15-40厘米。
第四,亲蛙的养殖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为1-2只。密度大对生殖极为不利。
第五,亲蛙产卵后,一般都应及时(几小时内)将卵细心用盆托出。
第六,要谨防各种天敌捕食抱持的亲蛙及产下的卵。
第七,特别要重视做好亲蛙的越冬工作(方法类似成蛙)。
第八,牛蛙产卵时间及数量与当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当水温稳定上升到22℃以上,多在*雨转晴后的早上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