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母猪秋季应做什么预防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裂蹄怎么办(母猪猪蹄裂怎么治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母猪裂蹄怎么办
母猪裂蹄病是猪的主要蹄部疾病之一,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在4%-5%左右,轻者影响配种或孕期正常活动,重者可因渐进性消瘦而被淘汰或死亡。因此母猪裂蹄病的防治尤为重要。要想防治母猪裂蹄病需做好以下几点:
1选育抗肢蹄病的品种
通过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改良肢蹄体结构,使整个体型均衡发展,增强肢蹄结实度,从而增强抗此病发生的可能。
2喂全价平衡的饲料
确保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亚油酸的供给量。 要保证钙磷足够的供给量和适当的比例,保证锌、铜、硒、锰的充分供给。在饲料中添加2~3 mg/kg的生物素可预防和治疗本病。
3改善圈舍环境
圈面结构要合理,保持适当的光滑度和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给后备母猪圈可以铺撒稻草、锯末、草木灰、干黄土等减少摩擦和打滑。圈舍要清洁干燥,在给圈舍使用强酸、强碱、强**性消毒剂后,要清洗干净,干燥后转入**。改善圈舍降温、保温设施,防止猪蹄部受损。
4预防继发感染
在运动场进出口处设置脚浴池,池内放入0.1%-0.2%福尔马林溶液,并定期更换消毒液,可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经常检查母猪蹄部的干燥程度.决定是否涂抹凡士林或植物油,以保护蹄壳,防止干裂。
5治疗
发生裂蹄的猪经消毒后,可在患处涂擦**锌软膏;有继发感染,肢蹄发生肿胀,可用青霉素、鱼石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后备母猪的防疫程序
后备猪防疫程序(前期免疫参考商品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45天
伪狂犬基因缺失活苗
2-3ml
肌肉注射
3周后加强一次
配种前40天
细小****
2ml
肌肉注射
3周后加强一次
配种前35天
乙型脑炎活**
1.5头份
肌肉注射
3周后加强一次
配种前30天
五号苗
1ml或3ml
肌肉注射
合成肽或“206”佐剂
配种前25天
猪瘟细胞苗或组织苗
4头份或3头份
肌肉注射
夏季如何做好母猪保健
我看到过一个不错的资料,转给你参考 夏天炎热的天色给 猪场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受胎率降低,泌*机能下降,仔猪不能获得充分的*汁,生长速度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温天色使母猪采食量显著减少,导致体能衰退,从而影响下一出产周期的配种能力。可以说,夏天炎热天色对母猪的**影响是导致猪场出产治理恶性轮回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将夏天母猪饲养和保健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发生热应激 热应激引起母猪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并且母猪死亡率升高。夏季应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结合透风貌取喷雾等降温措施,加强猪舍的透风对流,以促进蒸发和散热,传统式饲养的猪场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有前提的猪场配种怀孕舍应安装水帘式降温系统,一般舍温可降低3~5℃。在生长和育成猪舍的露天体育场上搭建凉棚,铺设遮阳网,在高温高时,用冷水冲刷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天天喷洒4~6次;分娩舍的哺*母猪最好采用滴水降温的方式,滴于颈部较低靠近肩膀处。 2.调整饲料配方,保证相宜营养水平 炎热往往影响母猪的食欲,使其采食量下降、产热增加。相宜的营养水平是进步**健康水平和繁殖机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进步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浓度,使母猪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也能知足营养需要。可在母猪口粮中添加0.2%的活性肽和0.2%的小苏打,有前提的猪场还可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可增强母猪的抗热应激能力。 3.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按捺母猪体温上升 高温环境猪主要依赖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而且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母猪机体降温,夏季母猪饮水需求量加大,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天天必需供应母猪足够的清凉饮水.使用饮水器的猪场,天天应检查饮水器是否能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猪场应勤换水。有试验证实:在夏天,为减少母猪的热应激,饮水温度不应超过20℃,有利于母猪体降温顺进步采食量。 4.调整饲喂时间 夏季母猪白天采食量减少,应调整母猪喂料时间,充分利用天天天色较为凉爽、母猪食欲良好的时段喂料。应避开炎热的中午,饲喂时间上午调整为早上7时,下战书调整为晚上6点,以进步母猪的采食量。午餐需投料时可把饲料拌湿,进步适口性,进步热紧迫下泌*母猪的食欲。 5.减少各类应激因素对母猪的影响 母猪应尽量少受应激和**,尽量减少母猪转栏和怀孕母猪并栏次数,避免因混群打架导致流产和死胎的增加。尽量保持猪舍内外附近环境的安静,特别是怀孕和哺*母猪应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扰。进步饲养职员的责任心,避免各种粗鲁动作以减少胚胎的损失或母猪流产。 6.做好母的保健工作:特别是围产期的保健工作 在 母猪 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猪料中添加抗菌素,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加康”400克进行预防;也可用“支原净”100ppm/吨 金霉素300ppm/吨或可盈素1000克/吨添加,净化母猪疾病,并堵截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正视母猪产后一针,母猪产后6小时内使用长效土霉素或用鱼腥草 青霉素肌肉打针,经人工助产过的母猪应打针2次。 平时应多观察猪群,及时对泛起食欲不振、不食的母猪进行治疗;对排粪较硬的母猪在分娩前2—3天混料投服一次轻泻剂(如硫酸镁Mgso4),每头母猪按30克的剂量投放,防止因便秘而缺奶;对发生难产的分娩母猪进行助产和必要的处理。 发生中暑的母猪应立刻将病猪移至*凉透风处进行急救,用凉水喷洒猪体,同时静脉打针5%葡萄糖盐水200—500毫升,VC10一20毫升;肌肉打针安乃近10—20毫升。狂暴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钠咖5~10毫升或10%樟脑磺酸钠10毫升。
养猪技术大全
我在,百汇商城买的养猪技术教程
让我学到了真正的养猪技术让我来说说几个吧。
1、对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最大限度转化为猪只的增重;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猪病发生的少,既可以节省**购置费用,又可以节约常规预防用药费用和治疗用药费用。据报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选用不当,使料肉比提高0.2,每头出栏猪用料就会增加20
kg,增加成本30元;猪群发病,药费每头猪增加10元。
2、饲料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4、防疫
养猪场一旦暴发疫情,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纵观现有的养猪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不少场一年四季猪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将猪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养猪业者总是把注意力盯在猪价上,认为猪价是猪场能否盈利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如果具体到一个存栏500头母猪、月均出栏800头商品猪的猪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40万元;而猪价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猪降100元,800头商品猪因降价月均损失8万元,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五分之一。
还有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
高热和寒冷季节,猪场消毒该怎么调整?
在猪场消毒过程中,有许多的因素制约着消毒效果,环境因素就是其中之一,调整高热与寒冷季节的消毒,必须考虑如下几个因素:温度对消毒剂的活性的影响、病原菌受温湿度的影响,如病原的浓度、积聚性、优势菌株,空气中的湿度等因素造成对消毒药的选择的调整。
(1)消毒浓度。寒冷季节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消毒浓度应提高;而高温季节消毒浓度可适当降低。
(2)消毒量。冬季水会带走部分热量,可适当降低单位体积的消毒水量;而夏季,少量的水会增加空气湿度,相应的猪只反而更热,此时的单位体积的消毒水量明显增加。
(3)消毒药物的选择。冬季猪舍的密封性增加,空气质量较差,相对**性较大的消毒药物少选或不选取。
(王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