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泥鳅小瓜虫出血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样处理泥鳅身上细菌(活泥鳅怎样消毒)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么样处理泥鳅身上细菌
一、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红鲤鱼身上有白点,有的尾巴还有腐烂。还有的塞烂了。我该怎么办。
用千分之九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20-30分钟,然后用淡盐水养着,水温控制在26-28℃之间,过几天就行了。
泥鳅体表霉烂怎么治疗 ?????? 请专家指点, 急!急!急!
先确认病症是否是体表溃疡症:
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 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颁发红,充出血明显。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如果是的话再看以下内容:
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水质容 易恶化,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
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小,如遇到机械损伤,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
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
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病;
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
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 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 ̄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捕捞,避免应急反应个鱼体损伤。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因 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地图鱼常见病
地图鱼,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黑色椭圆形的身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还有橙**的斑纹,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地图,所以就叫地图鱼了。不过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因为它们吃东西的贪婪和平时“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性,所以有人还叫它“花猪鱼”。地图鱼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鱼,跟随波奇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它有哪些常见病。
地图鱼(详情介绍)
病状一:眼睛白蒙、浑浊
原因:这是因为鱼儿眼膜受伤,被结核菌和弧菌侵入,或者是不当用药、水质**而引起的。
症状:初期的时候,眼膜会出现白雾的现象,一般都是单眼;中期的时候,眼球会浑浊;晚期的事情,眼睛会肿,如果处理不当,会有死亡之率。
病状二:白点病
原因:这种病是因为病原体为白点虫而引起的,它会深入鱼儿皮肤的细胞,进行无形繁殖,形成许多的白色的小点状胞囊。
症状:在初期的时候,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病状三:烂尾烂鳍病
原因:这种病的原因就是因为喂鱼的饲水质**而引起的,因为饲水一直都处于浑浊状态,水质自然不佳。或者是因为鱼儿没有吃饱,所以会导致鱼儿相互撕咬,这样就会有细菌感染。
症状:鱼鳍轻度腐烂又遭细菌感染。病鱼各鳍边缘呈*白色,继之腐烂,鳍条残缺不全,尾鳍尤为明显,有时鳍条变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它就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鱼群。
症状四:小瓜虫病
原因:小瓜虫病是鱼类里面一种常见病,容易多发,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死亡率那是很高的,一般都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症状:它的体型和大小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别很大,成虫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体长为0.35mm~1.0mm,体宽为0.3mm~0.4mm。虫体柔软可随意变形,全身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不论鱼的种类和大小,遇到了都会发病,所以危害很大。
了解了地图鱼的一些常见病,我们才能尽早的发现症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患于未然。养鱼的学问很大,还要靠各位慢慢摸索。
4条地图鱼大概10厘米,喂多少的泥鳅好,泥鳅多长好,是喂活的还是需要我帮他们弄死?
8条每只俩条,泥鳅2-4cm就好太大了吃不下,不需要剁开。地图凶猛它能一口吃俩泥鳅为什么会翻肚皮?
泥鳅翻肚皮可能是水质偏碱性,泥鳅不适合生活在水质偏碱性的水中,这种水会使泥鳅失去平衡;水中缺氧也会导致泥鳅翻肚皮,这个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患病,泥鳅容易感染水霉病,伴随有不喜欢动的症状。泥鳅为底栖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昼伏夜出,适应性强,可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
水中缺氧时,能跳跃到水面吞入空气进行肠呼吸。在水池干涸时,潜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湿润,便不致死亡,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扩展资料: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
泥鳅对动物性饵料最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
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弃掉。
腐烂的麦秸水对泥鳅和鱼有影响吗?
可以,但是要注意,两个性情要相似,不能很凶猛就得了,要不然两个都不好个,可以放大一点的鱼,小一点的泥鳅,,这样就会很好的相处下去了,这两种都是淡水的才行哟,泥鳅烂嘴死亡是什么原因?
水霉病4.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4.2烂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4.2.2防治办法(1)1g/m3漂**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成都哪里有花鸟市场???
成都花鸟市场有以下几处:1、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成洛大道5999号
2、黄田坝花鸟市场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黄土村八组150号附近
3、青白江花鸟市场
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香林名宅西北角
4、叠翠城青石桥精品宠物花鸟市场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新开街20号
5、荣华花鸟鱼市场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北四段45号
拓展资料:
黄田坝花鸟市场小贴士
地址:青羊区黄土村八组150号
赶集日:每周星期三和星期天
公交出行路线:32路、78路
产品:从鸟类到周边产品品类繁多且齐全
提示:这里主要以批发为主,有讲价空间
花鸟市场很大,特别适合赶集天去,淘点鸟儿、花花,一些小细节的改变,让家里变得更生机勃勃。
搜狐新闻:在成都最大的花鸟市场,感受冬日最艳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