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鲮鱼养殖技术视频2016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鳊鱼如何养殖(鲥鱼怎么养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鳊鱼如何养殖

1、苗种培育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

2、成鱼饲养

鳊鱼如何养殖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3、网箱养殖

选择在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一可方便管理,二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相对丰富。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4、饲料投喂

在整个养殖过程,全部选用专用颗粒料。颗粒料以鱼粉、菜籽饼、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经小型硬颗粒饲料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鱼种料(粒径1—1.5毫米)和成鱼料(粒径2.5—3.5毫米)。颗粒料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达26%左右即可。

扩展资料:

鳊鱼的形态特征:

鳊鱼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腹部银白;体侧鳞片基部灰白色,边缘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头较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

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广弧形。上下颌角质不发达。背鳍具硬刺,刺短于头长;胸鳍较短,达到或仅达腹鳍基部,雄鱼第一根胸鳍条肥厚,略呈波浪形弯曲;臀鳍基部长,具27—32枚分枝鳍条。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鳊鱼

鲮鱼钓法

水的深度要求不是太大,几十公分到5—6米的水深都可以钓到鲮鱼。由于鲮鱼嘴向下,如果调得太灵,子线跟鱼嘴成90度角,鲮鱼吃得不是很舒服,在浮漂的反应不是很明显,最多在大半目到一目上下移动。如果子线稍微弯曲,那么压漂和送漂都很明显,经常是黑漂。我一般是调2钓3或调2钓4。钓组是1.5主,0.8子,钩是新关东0.1到0.5 ,或千又0.1到0.5。我个人喜欢用千又,不容易跑鱼。饵料的话你不妨试一下;南北公司出的银鲫+速攻2+香豹香精+重虾粉。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日本丸九的黄鲫+大新底+凤梨香精。效果更好。

池塘养鱼技巧?

池塘养鱼技巧:

1、彻底清塘消毒,一次施足底肥。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水深20厘米时,每亩鱼池用100公斤生石灰带水消毒,杀灭虫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粪500公斤作底肥。然后蓄水深2~2.5米,待1周后药性消失再放鱼。

2、增大放养规格,投放“斤两鱼种”。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并能保证抽捕出塘的商品规格。因此,放养规格最好是草鱼200~400克、鲢鳙鱼100~300克、鲤鱼50~150克。

3、合理搭配混养,实行立体养鱼。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和天然饵料,必须按上、中、下水层立体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鱼”和草、鲤、鲂鱼等“吃食鱼”。每亩放养“斤两鱼种”1200~1500尾,其中草鱼占40%,鲢鳙占40%,鲤、鲫、鲂、罗非鱼占20%,每亩总放养量达150公斤左右。

4、投喂配混饲料,坚持精养细管。根据鱼类的生理、生活需要,采用麦麸、米糠、豆饼面粉、酒糟、矿物质、维生素和鱼药,制成配(混)合饲料投喂,提高饲养的效率。每年每亩投喂1500公斤。同时,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打捞细绿萍、浮萍饲养草鱼,每天喂2~3次。5、适时巧施追肥,培养天然饵料。当气温低时,宜突击肥水,培养适宜“肥水鱼”摄食的浮游生物,促使鲢鳙鱼快速生长。每隔2~3天施一次追肥,每次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150公斤。夏季气温升高,施农家肥容易泛池,可改施化肥,每隔5~7天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化肥2.5~5公斤。  

6、套养规格鱼种,分期捕大留小。科学设计鱼种的放养、套养,间捕次数和数量,实行轮捕轮放,每年分3次捕大留小,可起捕500~600公斤,做到均衡上市,余下的鱼秋后一并出塘。7月底开始套养6~10厘米的小鱼种,为第二年培养大规格鱼种作准备。

7、轮番泼洒药物,及时防治鱼病。高温期每隔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或90%晶体敌百虫250~350克调浆泼洒,同时在鱼类的浮性饵料台上垂挂漂**或硫酸铜、硫酸亚铁药篓,进行食场消毒。草鱼肠炎病流行季节,每100公斤草鱼用0.5公斤大蒜头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3~6天,预防草鱼肠炎病。

扩展资料:池塘条件

高产池面积一般10亩左右,水深2.5米左右。因高产池内浮游生物和悬浮有机物丰富,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很少能透射到0.5米以下水层,应进行机械增氧或加注溶氧量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层水的溶氧条件,提高放养量和产量。池塘土质一般为砂质壤土。水质要求微碱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放养前应清除池内过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虫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池塘养鱼

鲮鱼喜欢吃什么

鲮鱼什么饲料都吃的。因为鲮鱼价格的因素,一般不给太好的饲料吃的,很多的人养殖鲮鱼是作为鳜鱼饵料,就用一般的混养料就可以。如果你想鲮鱼快速生长,也可以用鲫鱼专用料,就是成本高一些。

鲮鱼是海鱼还是河鱼?

1,鲮鱼是淡水鱼。
2,鲮鱼,(学名: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
3,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5℃至30℃时,食欲旺盛。当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而水温低于14℃时,就**在深水区不大活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草鱼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病害,有哪些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病害
1、肠炎病: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道发红、充血或出血等,并且草鱼的摄食量会明显下降。
建议可内服赛科“君无影”药物进行防治。
2、出血病:**性疾病,小规格草鱼极易发生,主要表现为体表、鳃盖、肌肉、肠道充血等。
建议可用稳立克进行防治。
3、烂鳃病:细菌性疾病,主要变现为鳃组织发黑,有淤泥,鳃丝腐烂。
建议可在鱼塘全池池泼洒生石灰进行防治。内服君无影拌料服喂
4、赤皮病: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表局部鳞片有脱落现象,病灶部位发红、出血。
建议可用消毒剂、生石灰以及内服君无影等效果明显。
5、寄生虫:寄生虫病,各种规格的草鱼都有可能发生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鳃丝不腐烂,粘液多,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寄生虫类别。
可喷洒对应的杀虫药即可,内服赛科“车静”拌料使用。
草鱼病害的预防措施
1、对旧鱼塘做好彻底地清淤、消毒工作。根据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质状况,选择生石灰或漂**等药物彻底消毒。
2、把好鱼苗质量关。对亲鱼进行灭活**的注射,引进的鱼苗最好从有质量的保障的苗种基地进行引种。
3、控制鱼苗放养比例。
4、把好饲料质量关,合理投喂。

鲮鱼养殖技术视频2016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