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被称为水产养殖八字精养法,“种”排在第二位,足见其重要性,这一点在河蟹养殖中尤为明显,好的扣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是成功的一半,但是2016年很多苗塘苗种的出苗量仅仅在1万/亩,极少数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达到3万/亩,但是在这个整体扣蟹产量下降的年份,在兴化合塔镇有一位客户20亩地扣蟹出产120万只,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本文就这个塘口扣蟹苗高产[ 高产,gāochǎn,单位面积产量比平均产量高。]与大家做一次分享。
图1:亩产六万蟹苗塘口实拍
1、塘口的选择与布局:苗塘塘口以长方形为宜,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环沟面积要大,能占到整个池塘的50%最佳,进水口安排在较窄的一侧,便于后期水流**取苗。
图2:优质大眼[一般情况下,围有四个或四个以上交叉点的眼,称为“大眼”;用于对杀时比较双方的眼位,眼位较大、内气较长的称为“大眼”。]的图片
2、大眼幼体的私人定制:由于大眼销售时间非常短,加上最近几年价格不高,不管是舍阳、如东还是启东的苗厂效益都不是很乐观,如东很多苗厂直接改大棚白对虾养殖,效益的下降必然导致苗厂在亲本选择、越冬、饵料方面投入的减少,势必导致大眼的苗种质量整体下降,要获得好的大眼,私人定制算目前最好的一个方式,从亲本选择、越冬、到蚤状幼体的管理都完全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制作,保证大眼的高品质,这个模式从最近几年的养殖情况来看,不管是扣蟹产量,还是成蟹的产量与规格都明显优于普通苗种。
3、放苗:目前扣蟹池塘放苗有两种模式,A、环沟放苗,B、整池放苗,这两种模式高产的塘口都具有大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放苗的特点,即放苗时池塘总水体较大,为什么要大水体放苗?我们可以以一个10亩的池塘按环沟放苗做个计算,按照目前一亩池塘放大眼4斤计算,总共放苗40斤,如果环沟面积只占到池塘的1/3,那么这个池塘环沟实际放苗数量为12斤/亩,一斤大眼的数量按6万只计算,相当于每亩放苗72万只,如此高密度的情况下,在加上水体中本身培育的大量的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等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势必加剧池塘缺氧,我们下苗后经常会发现大量的蟹苗爬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氧导致,而一旦出现这个问题,对当年扣蟹苗的产量影响很大。所以高产苗塘尽量做到大水体放苗。
4、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的时间:肥水主要为大眼下塘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主要为枝角类与桡足类,但是时间早了,培养出来的枝角类、桡足类个体大,适口性不好,而且容易导致水体泥混,所以培藻培虫的时间不宜过早,晴好天气,一般提前4-5天培肥即可,这样虫的大小合适,水体藻类也能大量存在,水体稳定性高。
5、下塘后的管理:大眼到池塘后的半个月,基本决定了当年扣蟹苗的产量,这期间最关键点在于溶氧和补钙,整个池塘的溶氧最好保持在5mg/L往上。
北京水世纪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高产塘大眼幼体的前期管理流程,供大家参考:
1、放苗前一周进水,整个水体使用解毒灵解毒一次。
2、解毒后第二天使用超碘消毒,减少大眼下塘后的细菌感染。
3、放苗前第五天肥水,使用活肥+优加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3亩/组或肥水旺+优加益生菌3亩/组肥水。
4、放苗前一天使用“水博士”,解毒并稳定水体。
5、大眼下塘后使用抗击灵+黄金多糖+弧菌天敌+应激硬壳灵外泼,晚上使用**氧,在下塘后的一周时间每天使用一次**氧,长达24小时的持续增氧。
作者:水世纪华东团队刘格
微信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