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
除肥水塘和旱涝不保收的池塘外,一般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池经过清整均可用来养殖胭脂鱼[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卵生动物,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清整池塘措施有:清除过多淤泥;加固池坡、塘基,填堵漏洞;完善进排水系统,池塘进排水口要求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施,可有效防止养殖鱼的外逃和野杂鱼进入。胭脂鱼养殖过程中,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最好配备有增氧和灌溉等机械设备。
2、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鱼种放养工作应在3月前完成。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以上,并尽可能同池鱼种大小均匀。放养方式因地、因塘实施,可单养[单养是一个水产术语。],也可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套养。单养时,每亩放养大规格鱼种400~600尾,另外搭配100~200尾白鲢和少量草鱼、鲂鱼等。还可视情况,再套养800~1000尾胭脂鱼夏花鱼种。混养时,以其他鱼类(一般指草鱼、白鲢、鳙鱼等)作主体鱼,胭脂鱼作为一种底层搭配鱼,每亩放养100~200尾大规格胭脂鱼种即可。由于胭脂鱼性温和、营底栖和肉食性等特性,养殖时注意不宜与鲤、鲫或其他凶猛性肉食鱼类同池混养。
3、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
成鱼养殖投喂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以水蚯蚓饲养效果最佳。实际生产上,可根据饲料来源,主投当地易获得的螺蚌肉、小鱼虾、畜禽内脏或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培育陆生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以降低养殖成本,大规模养殖时,可通过诱食,驯化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人工配合饲料。掌握胭脂鱼对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crude fat;ether extract;缩写EE粗脂肪是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的要求均较高的特点,人工配合饲料可自行配制。驯食方法:驯食开始,以水蚯蚓浆或鱼肉糜作诱食剂,拌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待鱼稳定上食台后,逐日减少诱食剂比例,约经7~10天可不加诱食剂,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有人采取将动物肉糜与花生麸、豆粉、油糠等来源较广的饲料拌合在一起长期投喂,养殖效果也较理想。
胭脂鱼全年均有摄食行为,只是不同季节摄食强度不同。因此,在不同季节的日投饲率也有所差异。一般4~5月日投饲量按体重3%~5%,6~8月按5%~8%,9~10月按3%~5%,11~12月按1%~2%,1~3月少量投喂。如投给的饲料全部为鲜湿性饵料,则日投饲率还要相应提高2%~3%。在实际养殖中,每日投饲量还应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池鱼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依照“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原则,保证饲养鱼吃匀、吃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