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红眼病[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眼炎病。
一、病因
引起[基本解释1. [set off]∶起身各稍自引起**2. [give rise to;lead to;cause;make]∶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引起好感...]白眼病的原因很多,水中碱性过大可引起,眼部[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受伤后感染细菌可引起,稚幼鳖阶段眼部区域感染白斑病[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可引起,水质中毒也可引起。
二、流行情况
该病危害各年龄段的鳖,尤其对幼鳖危害最大。发病季节为4~6月份、9月份至翌年2月份,流行盛期是越冬后的春季,通常发病率为20%~30%,个别严重者达60%。目前沪、苏、浙、皖、鄂、豫等地均有发现。
三、病症
发病初期,病鳖眼眶周围覆盖一层白色分泌物,使其眼不能睁开。随着病情发展,眼部开始发炎、充血、肿大,***[***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薄膜。]和鼻黏膜[黏膜是覆盖在人体内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腔内壁的一层组织结构,由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因发炎而糜烂,使鳖视觉和呼吸受到影响,病鳖躁动不安[释 义 躁动:因急躁而行动; 不安:感到烦恼、不宁或不祥之兆的。]。常见病鳖用前肢摩擦眼部或沿池壁扑打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缓缓游动,无法摄食,最后瘦弱而死。
四、防治措施
1.预防方法:①越冬前后加强营养,多喂猪肝、鸡肝、牛肝等,增强鳖的抗病力;②池水要定期消毒,工具和饵料台坚持每天消毒。
2.治疗方法:①病鳖及时捞出隔离;②如病鳖较多,可将其全部转入存有25厘米深水的浅水水泥池中,按每立方米水体1000万~2000万国际单位的链霉素[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遍洒或大浓度浸洗;③病鳖每千克体重注射20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