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2017年回捕率偏低、相对产量偏低,除去近年苗种质量不稳定[稳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ěn dìng,其含义有稳固**;没有变动;使稳定。]或年成气候不利等因素,其实前期管理是关键。苗种放养后,3、4月份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尤显重要(绝不能想着反正蟹还小,投放下去后也没什么繁重的工作要做,而疏于管理),而3月下旬正是河蟹第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期,如果多方面的管理不当则会导致河蟹蜕壳不遂或死亡,从而降低前期养殖成活率(死在底下根本看不到),这也就影响了后期的回捕率和养殖产量(河蟹养殖是高风险行业,全靠自己精心专注,一旦疏忽,一着不慎或一步工作不到位,造成损失或失败将无法弥补)。
文|金兴水产养殖周新中
一,加深水位,稳定保持平均水位60-80厘米,加强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和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调控并防治青苔[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发生。
3月份天气不稳定,昼夜温差也大,常有*雨或冷空气影响,若池塘水位浅,更容易出现问题。①光照太足、太强时容易长泥皮,滋生青苔。②水体水质、水色不稳定,枝角类也易过度繁殖而导致水发白、变浑等。③河蟹应激反应大,体质下降,蜕壳期容易出现“顶壳、拉脚、瞎眼”等蜕壳不遂的现象,适当加深水位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保持水质稳定、减少河蟹应激并提升蜕壳成功率[成功率,读音chéng gōng lǜ,汉语词语,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和翻倍率。若有青苔滋生则应尽早先用青苔克星+生化腐植酸钠(高含量的黑土精)处理,后再加强肥水、培藻并稳定环境。
二,重视投喂,增营养,强体质。
在前期养殖过程中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积累,以增强体质来提高蜕壳成功率和翻倍率。河蟹苗种刚放入塘的前期相对个体小,同时在前期水温较低时,消化转换吸收都较差,需选用诱食性和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高档颗粒料,按河蟹苗种重量的1.5%~2%/次进行适量投喂(视池塘青虾的存载量酌情加量),投喂地点要分散在深水区域,同时更应重视合理补充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微生素等实行水体泼浇而结合加强营养以利增强体质。
三,合理肥水,稳定环境,养护水质。
选择晴天施肥并保持足够水位以利于肥水、培水和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检测水体多项指标,合理施肥。
正确选择肥水产品,减少污染或残毒残害的带入和降低不适当施肥而造成的肥水风险。
加强水质调控,少量多次追肥培水、稳水。
及时投放鱼悦1号,减少各项投入品的用量,促进物质流循环和水的活性,降解污染,促进转换,平稳水质,以利于营造更安全、可靠、健康且有利于虾蟹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一般说前期肥水后刚起来的是小型藻类,看起来很清爽、嫩绿、漂亮,但很不稳定,很容易倒藻水变,所以应及时追肥培水,选用可溶性好、营养全面的生态多元氨基酸肥水素和培藻膏,逐渐向大型藻和多样化的方向去做,促使藻类种类种群越多越好(藻相好),藻类丰富的水质稳定性更好。
四,重视第一壳管理。
河蟹蜕壳后需大量吸水使甲壳扩展至最大,随着矿物质和蛋白质积累使甲壳硬化完成生长,同时更要求水体溶氧量有较高的状态,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蜕壳环境必须做好管理工作。
蜕壳前应彻底解毒,使用多元有机酸解除清塘后药残和重金属毒素,并补充有机碳源稳定水质,使培水肥水更可靠,同时也有利于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的生长。使用过氧硫酸氢钾钠复合盐降解底层毒素,**污染和减少氧债。
科学合理补钙,补充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和复合多种微生素及复合营养盐的平衡。
蜕壳后更应防止细菌感染,可选用**性小并无残毒残害的噬菌蛭弧菌来作消毒之用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滋生和侵害。
在晴好天气、温度适宜时及时逐渐添加使用EM菌、*酸菌和低温型复合益生菌。
五,加强水草管理。
一般池塘,3月份水草不会太多,若水草过少的则应实行补草并加强壮草、促进长根和补碳长草,若池塘水草太多(留塘老草没有清理)的则需要及时刈割或拉草疏草,防止晴天水草光合作用过强产氧过强,使溶氧过饱和(或*雨天和夜间耗氧过强),使水质过分清瘦或产生气泡病,同时河蟹怕强光照或草过密而躲避草下,减少吃食等影响生长。
六,防缺氧,降污染,重改底,多解毒,抗应激,防水变。
注意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冷空气回潮和昼夜温差过大或大雾低气压等各种**天气影响造成危害,适时、适量泼浇Ⅴc应激灵和葡萄糖离子钙等。
七,合理套养。
河蟹第一壳结束硬壳后,视青虾生长情况,合理套捕隔年成虾,高价上市,莫失良机,增收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