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苗种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的选择
成鱼[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一般都是当年[当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有两种读音,读“dāng nián”时,意思是指过去的某段时间;读“dàng nián”时,意思是指同一年。]放养当年收获,所以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养规格一般在3~10厘米,鱼种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高,商品鱼规格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国养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鱼种规格主要有三种:早繁苗种、当年夏花种、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鱼种。
(1)早繁苗种是指亲鱼在越冬池内于3月底[月底: 一个月的最后几天。]至4月初[一个月分为月初、月中、月末。]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4月中、5月初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它比正常繁殖的鱼种提早1~1.5个月放养,从5月中旬饲养到10月底收获,平均体重可达400~500克。
(2)当年夏花种是指越冬亲鱼于5月初放入繁殖池后,经20天左右繁殖的鱼苗,6月中、下旬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这种鱼种生产数量多、成本低,当年放养,当年可养成商品鱼,适合大规模饲养成鱼的要求。
(3)越冬鱼种是上年繁殖中、晚期的鱼苗,在越冬前集中培育至5~10厘米后,移入越冬池过冬,到当年的4月底或5月初,作为成鱼养殖的鱼种。其规格相对较大,体质好、成活率高,如果放养合理,在当年8月底9月初就可达到400克/尾以上的商品规格。养殖越冬鱼种,养成的商品鱼规格大,还可根据市场要求,在罗非鱼大量上市前,甚至夏季,其它鱼产品上市淡季上市,商品鱼价格高。越冬鱼种由于经过越冬保种,鱼种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为满足向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批量成鱼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了这一方式。另外,各地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放养时间早晚相差较大,没有统一的放养模式,应结合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而选择苗种规格。
2、苗种放养时间
要求自然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就可选择晴天放养。一般来说华南地区在3月底4月初即可放养鱼种。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一般采用池塘主养罗非鱼方式,苗种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1000~1500尾,另外搭养100尾以下的鲢、鳙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