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武昌鱼(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鲤科,鲂属。]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是一种广泛流行,危害极大的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性鱼病,流行季节长。在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季节,往往造成大批武昌鱼死亡,死亡率高达70%以上。武昌鱼从体长2.5~15厘米大小均有发病。有时两龄以上的大武昌鱼也有发病。在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时,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细菌量多时,即使水温在12℃或34℃时也发病。
武昌鱼感染败血症一般分三个阶段。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约5~10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未显示出任何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细菌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细菌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则长。前趋期:时间短,仅一二天左右,鱼的体色便发暗变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3~4天,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表现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出血[出血(hemorrhage)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逸出,称为出血。]的症状而死。
症状是各**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小的鱼种可见皮下肌肉[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充血、出血。病愈的口腔、上下颔、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丝及鳃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出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鱼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和血丝;严重时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上述这些症状不是每条病鱼都有,有些病鱼以肠出血为主,有些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有些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当然也有些病鱼全身各**组织都出血或较多**组织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