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鳗鱼[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是指3.6~8两/尾的日本鳗鱼,其有别于国内消费的9~12两/尾的菜鳗与香港、东南亚一带消费的15两/尾以上的大鳗,规格鳗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韩国及欧盟地区,并以日本市场为最大。余姚市马渚镇天益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有限公司6月份开始投苗,养殖至12月可出口优质规格鳗鱼130吨,亩产达1吨,养殖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养殖池塘条件
1、池塘呈长方形,面积为6~12亩,池深1.4~1.7米。
2、亩安装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功率0.5千瓦,每口池边对角安装2只水车式增氧机,池中部安装1~4只叶轮式增氧机,并配齐电力设施。
二、投苗前期准备
1、苗种准备:投苗前2个月与南通徐龙标粗苗场签定日本鳗黑仔代培合约,并派专人前去负责监督整个标苗过程。发货苗种要求规格为30~50尾/斤,80尾/斤以上苗不得超过2%,畸形率小于1‰,不能检测出呋喃类代谢物[代谢物亦称中间代谢物,是指通过代谢过程产生或消耗的物质,生物大分子不包括在内。]、孔雀石绿。
2、饲料准备:与鳗鱼饲料厂签订订货合同,要求饲料场出具近期呋喃类代谢物检测合格报告、质量安全报告及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证书。
3、商品渔药[ 渔药即渔用药品的简称,它是兽药的一种。]准备:商品渔药全部向武汉农大科洋生物工程公司采购,并经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备案存档,中途不得使用未备案的商品渔药。
4、池塘水一次性加满,并以蛛虫煞星**水中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及小杂鱼、鱼卵,3~5天后池水呈黄绿色。
三、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干粉与水的比例为小鳗时1:1.2,以后至大鳗逐渐减少至1:1,投喂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量主要根据摄食速度、力度及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天气变化每日看食调整。
2、水质调节:水质调控以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杀虫药为主。下雨后、加水后一般以生石灰调节水质,一发现水中浮游动物破坏水质,即用杀虫剂**,以调节水质。每亩池塘根据投放时间及鳗鱼起捕时间亩投放鳙鱼夏花150~1000尾,黄颡鱼苗200~1000尾,可以用来净化水质,降低池水有机质含量。
3、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防治:日本鳗适应性较强,病害不很突出,出口鳗养殖的一般病害是以防为主,即通过水质调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但也会出现以下病害:①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病: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是小瓜虫的幼体或成体,发病鱼体体表有白点、病鱼少摄食或不摄食,治疗方法为生姜汁30ppm,辣椒3ppm。隔天一次连续下3~4次。②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菌丝,一般鱼体外表有擦破并在水温较低时发生,治疗方法为100ppm食盐、3ppnm小苏打,隔天一次,连续下2~3次。
4、分池养殖:小鳗鱼在同一池养殖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因吃不到食或由于专吃浮游动物致使大小两极分化的现象,故养鳗池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分池,分池一般有大中分小、小中分大,或分大中小三种分池形式。分池后小的应提高饵料档次,大的应加强养殖管理,尽量早出售,降低全场鳗鱼养殖出售平均周期。
四、全程质量监控
1、每次放苗、分池都需邀请宁波出入境检疫局或日后收购部门前来**记录。
2、养殖日记派专人记录,包括投饵、用药、死鱼、天气、分池、出售记录等,每一个月上报给收购单位和宁波检疫局。
3、每出一批鳗鱼需提前一个月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