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游动失去平衡,在水体上层靠池边活动;肉眼可见病鱼胸鳍、尾鳍破损、分叉,严重者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继发[继发,中医学术语,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水霉[水霉是真菌的一属,属于鞭毛菌亚门,水霉科。]。
2、病因在鲟鱼开口[开口,汉语词汇。]期或转食期,由于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不整齐,个体大、活动强的幼鲟把个体小、活动弱的幼鲟的鳍条当食物咬伤,形成蛀鳍。
3、危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稚鲟开口期和幼鲟转食期,易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4、治疗及时挑出患病幼鲟,用3%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消毒10min后,另池单养,以防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5、预防①保持鲟苗放养密度合理,同池鱼规格整齐。②仔鲟开口期和转食期要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投喂充足适口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