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赣榆县[赣榆,古称怀仁。]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 于家华[于家华 性别男,汪疃镇于家英村人。]

  泥鳅养殖过程中平时经常见到的主要以指环虫、三袋虫和车轮虫为主,杯体虫也较常见,其他各种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就很少见到了。但从6月份开始进,赣榆区墩尚镇养殖户放养的泥鳅苗种却经常会见到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大量死亡。



  小瓜虫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于10℃、高于28℃时,小瓜虫发育迟缓或停止,但由于泥鳅苗种是从全国各地向赣榆区墩尚镇集中,所以温度差异较大,入塘泥鳅苗种携带小瓜虫也就不足为奇了。

  症状与治疗:小瓜虫量少时,泥鳅会**在网边,而且驱赶不散,不久就开始对网边摩擦,泥鳅开始有少量肿鳃破嘴,开始有漂浮水面的病鳅。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泥鳅出现特别严重的烂鳃腐皮烂尾等现象,使用外泼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不见好转还越来越多漂浮在水面上,消毒药用得越多,泥鳅死亡也越大,所以,对泥鳅进行镜检时一定要仔细察看,千万不要小看此虫。发现小瓜虫要及时用“白点瓜虫清”杀灭[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shamie

]

,可连续使用3~4次,然后再及时用硫醚沙星消毒,泥鳅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泥鳅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灭寄生虫卵。2、外运来的苗种及时检验或直接使用白点瓜虫清外泼抑制虫体

[《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

繁殖。

  注意事项:检查到泥鳅患了小瓜虫病后,此塘内千万不要用食盐、硫酸铜等药物外泼治疗,否则不但不能杀灭虫体,反而会加速虫体脱离泥鳅,沉入塘底,形成包囊,产生更多的幼虫,引起泥鳅发生更大的死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