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
暂养池[暂养池是指用来短期饲养水产养殖动物苗种或成品的水池或池塘。]用水花生,其他沟引栽苦草和轮叶黑藻等。河蟹要在水草活棵具一定规模时,方能从暂养池放开入田,水草覆盖面控制在30%,最多不超过50%。并在7~9月增加浮萍等植物饲料或外河水草,以补充青饲料为河蟹利用,减轻对所栽水草的利用。
2.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
常用的饵料主要有野杂鱼、螺蛳肉、蚌肉、蚯蚓、动物内脏和豆饼、小麦、糠麸、玉米、稻谷、水草等动植物饵料。另外,还需要适量补充配合饵料,以满足河蟹快速生长需要。8月前植物性饵料占60%,后期动物性饵料占60%。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 ...]量为河蟹体重的10%~15%。投饵量应据温度、水质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以投喂后4小时吃完为宜。夏天可少投动物性饵料,*天或极端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时少投或不投。
3.水质管理
按照春浅、夏满、秋勤原则进行。春季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水位保持在10厘米左右,夏季防高温稻田注满水,秋季河蟹处于摄食高峰,为防止泛塘应勤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春、夏季每周换水1次,秋季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为1/3,换水时间控制在3小时。稻田加水一般在上午10:00~11:00外河水温与稻田水温接近时进行,采取边排边灌,做到进排不急,换水温差不超过3℃,水位相对稳定。稻田水定期消毒,每月每亩用15千克生石灰化浆全池遍洒消毒。
4.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管理
从蟹种到成蟹一般需要蜕壳3~4次。蜕壳期间,河蟹体软,不吃不动,失去觅食防御能力,需2天后才能恢复。蜕壳前要勤换新鲜水,适量施用[施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ì yòng释义:1. 施行,实行。]碳酸钙,人工饵料中添加蜕壳素、维生素等,蜕壳后多投喂易消化高营养的动物性饵料。
5.水稻管理
(1)施肥:后期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原则,每月1次,尿素7.5克/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复合肥15克/平方米。
(2)除草:采用人工拔除法除草,切忌施用除草剂。
(3)防治虫害:养蟹稻田应尽量少施农药,如确需施用,要选择使用低毒、低残留药剂,如稻瘟净、稻脚青等。注意粉剂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在露水干后喷雾,施药前先灌满水,施药后要及时换水,以避免农药污染造成河蟹死亡。
(4)烤田[drying paddy field in sunshine 在水稻分蘖末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并改善稻田土壤通气和温度条件,排干田面水层进行晒田的过程。]:保持畦面5~6厘米水位或采取短时间降低水位烤田,水位降至畦面露出水面即可,一般不脱水烤田。
6.河蟹捕捞[捕捞是汉语词汇,拼音bǔ lāo,意思是捕捉捞取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
一般在水稻收割前后进行捕捞。捕捞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水流法,采取白天加水夜晚排水,夜间在出口设网捕捉;②诱捕法,在沟内设置地笼、蟹笼等工具进行捕捉;③干水法,放干水把未捕净的成蟹捕出。三种方法结合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