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土池育苗“飞机苗”的成因与处理


  2011年,不少江苏沿海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场出现“飞机苗”,给育苗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也从事河蟹育苗,对这一问题做了具体的了解与研究,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飞机苗”的典型症状

  “飞机苗”,一般出现在大眼幼体[ ...]阶段,在水中看,大眼幼体的头胸甲[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眼色发淡,渐渐变白,头胸甲向外张开,象飞机的翅膀。刚开始时,零星在水面游,严重时,蟹苗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量下降,大眼幼体下沉伏泥,逐步淘汰。出水看,大眼幼体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大,不易散开,活力差,附肢色素褪去,白而透明。

  二、“飞机苗”的形成原因

  目前,河蟹育苗主要集中在江苏的如东、射阳。采取露天土池仿生态育苗方法,育苗过程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以活轮虫[英文名rotifer,亦作wheel animalcule。]为主。活轮虫的培养主要靠发酵的鸡粪,因此,育苗过程中,每天投喂活轮虫,相当于每天向育苗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施肥,随着时间的推移,育苗池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越来越肥,加之今年前期干旱、高温,育苗场加换水不及时,不少苗场出现了“飞机苗”,损失相当大。

  三、“飞机苗”的危害

  “飞机苗”的质量与正常苗相比,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易捕捞 
  由于“飞机苗”在育苗池中下沉,池水浓度大,灯光诱捕慢,不彻底,影响育苗产量。

  2、不耐长途运输
  “飞机苗”由于摄食量下降,体质差,含水量大,堆集时发热,长途运输死亡率高。

  3、成活率下降
  “飞机苗”进入蟹种培育池,一部分会出现上岸症状,一期幼蟹的**率下降,影响蟹种的产量。

  四、“飞机苗”的解救方法

  由于“飞机苗”的形成,目前认为是育苗后期的水质过肥引起,因此出现“飞机苗”应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及时解救。

  1、及早[及早,汉语词汇。]发现
  育苗的中后期,特别在蚤状幼体五期时,每天勤于观察水体的肥度、透明度、幼体的活动情况、摄食量的大小,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加强水质调控
  育苗过程中,随着幼体的生长,饵料投喂量加大,水质的肥度每天在增加,因此水质的调控尤为重要,一般在蚤状幼体三期时开始加水,直至大眼幼体出池淡化时加满,如遇水质过早过肥,可加大加水量,加满后换水。

  3、合理投喂
  育苗过程中,饵料投喂应控制在3—4小时吃完为准,投喂过量,易败坏水质。每天投喂的活轮虫应控干水份,尽量减少轮虫池的肥水进入育苗池。

  4、生态防治
  在蚤状幼体四期时,可采取有目的的加入大型桡足类,让其在育苗池中繁殖,一方面作为大眼幼体时的饵料,另一方面控制水体中的藻类,达到控制水的肥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