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赣榆县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李大霞
在泥鳅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由于水产投入品[投入品(Input)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资源都是投入品。]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不当造成养殖对象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膏能吃死鱼、底改能吃死泥鳅,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卵圆形的,菌体大多平直,亦有稍弯曲的,菌体两端多钝圆,少数是平截状或尖突状。]能造成鱼类死亡”等等,有的甚至是重复用药,虽不能造成泥鳅毒害,但浪费金钱,所以,要“看准病,下对药,用量得当,用法准确”,正确使用水产投入品,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降低养殖风险。下面就养殖过程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提醒养殖户注意:
1、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二**氯气体易燃易爆,所以其存放、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二**氯应存放在*冷、干燥、通风处,严禁暴晒,勿与易燃及酸性物质存放一起;使用时应用木质塑料容器配置,应先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在倒入二**氯,待完全溶解后,稍加搅拌即可使用;使用时应避开阳光照射,避开明火,在傍晚或*天、雾天使用效果好;水质较瘦、过痩不要使用。
2、肥水膏、底改的正确使用
肥水膏属于膏状、发酵肥水产品,使用时一定要充分溶解后在全池泼洒,不要成块泼到水中,其酸甜的味道易使泥鳅误食,进入肠道后肥水膏中含的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泥鳅胀死;底改类产品的使用应注意底改的粒径及味道,应避免使用粒径类似于饲料大小、颗粒圆滑、带有酸甜味道、不易溶解的底改,更应避免在喂食前后不久使用,由于泥鳅肠道短、薄且细,使用后如果被泥鳅误食,在肠道内很难被分解掉,更难排出体外而堵在*门处最后使其胀死。
3、芽孢杆菌的正确使用
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有益微生物,能改善水质,调节藻相平衡,使用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使用前要浸泡10小时左右,使其充分活化;要在晴天上午使用,不能在*天、傍晚、夜间使用;使用后最好采取增氧措施;使用前三天不能使用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抗菌制剂;使用后一周内不能使用消毒剂、抗菌制剂;抑制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生长,最好在早春蓝藻起来之前一个月使用,每半月使用一次。
4、除蓝藻、甲藻、*藻等有害藻产品的正确使用
目前泥鳅都是高密度养殖,泥鳅塘有机质含量高,高温季节蓝藻、甲藻、*藻等有害藻爆发,泥鳅吃了不但不能消化,还会中毒,此时使用除蓝藻、甲藻、*藻等有害藻产品一定要注意:应在晴好天气的上午进行;使用时要注意增氧;还应选择在蓝藻等集中的局部区域泼洒,不要全池泼洒,使用后要及时换水、解毒;藻类老化时不要使用,此时可能会造成藻类大量死亡,释放毒素,造成泥鳅中毒。
5、二硫醚[硫醚,一类具有通式R-S-R的化合物。]、三硫醚、水杨酸[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等抑制真菌制剂的正确使用
二硫醚、三硫醚、水杨酸等对真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这些物质适合在酸性水质条件下才能发挥好的效果,所以在使用前应了解池塘水质指标,pH值大于8时效果会降低,此时应用有机酸等酸性物质降低pH值后再使用。
6、避免重复用药:有的养殖户用了带芽孢杆菌的底改,又加一代芽孢杆菌的粉剂,再加一瓶EM原液;还有的养殖户在内服时用了VC,再加一包**,再加VC+E,虽不会造成泥鳅毒害,但重复用药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