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外形极像青蛙。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鼓膜[鼓膜也称耳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隔开。]圆形,直径为眼径的2/3。背、体侧及四肢上部为棕褐色,上有**及红色小点,鼓膜区有三角形黑色[黑色基本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斑。后肢[后肢:四足动物后面的两只肢;泛指四足动物两后腿附着于躯干处以后的所有结构,包括两只后腿、臀部和背部的后部...]背面有显著的黑色横纹,腹面*白色。锄骨齿位于内鼻孔后方,呈两短斜行。前肢[前肢,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ián zhī,是指昆虫或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两条腿。]较短粗壮,四指细长,末端钝圆。后肢细而长.约为前肢的3倍,蹼发达,关节下瘤明显。雄性咽侧下有内声囊1对,拇指内侧有发达的黑色婚垫。
黑龙江[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林蛙形状与中国林蛙相似。皮肤粗糙,咽、喉及腹部有鲜艳的朱红色与深灰色花斑,雄性无声囊。
2.生活[生活,是相对于生产而言的人类活动总称。]习性
中国林蛙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青海、四川等省区。黑龙江林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林蛙为两栖动物,能适应水和陆地生活。从4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活在*湿的山坡林间、农田、草丛中。9月底至次年3月间[月间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uè jiān,指每个月里。]营水栖生活。冬季常潜伏在水底的树根或石洞里越冬。冬眠[冬眠也叫“冬蛰”。]从秋分到春分约5个月。春季上岸较早,比青蛙、雨蛙约早20~30天,且又比较耐寒。
林蛙的捕食时间在春秋季为白天,夏季多在早晨和黄昏。食物主要为翅类昆虫,也捕食蚯蚓、蜘蛛和软体动物。
3.繁殖特性
林蛙雌雄异体。每年4、5月间为交配[交配,指的是生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结合,导致受精和繁殖的活动。]产卵期。成蛙先后离开冬眠的河流或浮水处,于池塘、稻田或水洼等静水处鸣叫寻偶。交配多在中午、前半夜或*雨天的夜晚。交配时间约20分钟。交配后,雌蛙产卵,雄蛙随即排精于同一水区,精、卵在水中结合、受精。受精卵呈卵裂发育,l周后即可孵出有尾巴的黑色蜊蚪,1.5月左右蝌蚪**为幼蛙,弃水**,发育,3年后体成熟,方能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