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好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的准备工作
1、苗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池
培育池为水泥池,长方形。小池面积20平方米,池深1米;大池[大池,后称青鱼戏月湖,大理国称罗伽湖,为罗伽部地;明代为抚仙湖。]面积1亩,池深15米。
2、水质培育
(1)小池
将水花鱼苗[也叫“鱼花”。]养成全长2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规格的苗种。鱼苗放养前把水泥池四壁及底部擦洗干净,注入30厘米左右水,并用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使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达10毫克/升浓度消毒池水。过3天毒性消失后,将轮虫种引入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每天泼洒一次豆浆,连续3天,此时轮虫大量繁殖,即可放养水花鱼苗。
(2)大池
将全长2厘米养成10厘米规格的鱼种。放苗前,池中注入50厘米左右水,并用生石灰使池水达20毫克/升浓度清塘消毒,同时施用500千克粪肥培育饵料生物。7~8天后毒性消失,饵料生物也繁殖起来,即可放苗。
二、鱼苗放养
下午4~5时,选择游动活跃,逆水能力强,无病害的鱼苗放入池中。放养时,注意装苗容器[容器通常是指用来包装或装载物品的贮存器(如箱、罐、坛)或者成形或柔软不成形的包复材料。]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与池水水温的差别,若两者温差超过2℃,应将装苗容器放入池水表面,用池水徐徐加入容器内,使鱼苗慢慢适应池水水温,当容器水温与池水水温基本一致时,再将鱼苗缓缓倒入池中,防止鱼苗因水温突变不适而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