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河蟹塘PH的那些事

一、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pH值的作用

水体中,氢离子[氢离子是氢**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浓度一向被认为是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物的思想、行为、性质。]着养殖生产。

1.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养殖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范围,中国长用词语。]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6.9~8.0之间,某些种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左右。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大闸蟹的死亡。

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蟹,虾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大闸蟹养殖的实践证明,当蟹在酸性(pH值低于5.8)条件下,水体中节肢动物类对传染性,细菌性疾病特别敏感,会产生呼吸困难症,爬边吐沫,即使水中[《水中》是作者微生。]并不缺氧,对人工投饵的消化率,无论动物性饵料,还是植物性饵料,营养吸收很低,生长缓慢。

2.pH值还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蟹类等水中节肢类动物的生长。例如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同时pH值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底质中分解**菌的分解作用。

3.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大闸蟹等生物的个体翻倍率。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塘口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水质正常平衡肥效。在水体中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8.5最适宜,通过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如果水体pH值长期偏差,将必然影响下层水的溶解氧,从而导致影响大闸蟹蜕壳的翻倍率。


二、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1.pH值的决定因素
决定pH值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碳[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碳的增减而变动。二**碳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2.pH值的变化规律
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碳CO2,从而引起水体二**碳变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3.pH值作水质标准的实际价值
如果看到一个养殖大闸蟹瑭口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氧、二**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质不足。

三、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

1.pH值偏高或过高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蓝绿色。]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节肢动物类碱中毒[正常人体内pH值为7.35~7.45。]的症状:受**后,出现晕蟹,蹓边,偷死;鳃边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丝,口器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的灰物凝结;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且水体茶黑。

2.pH值偏低或过低
(1)养殖时间较长的塘水,一般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
(2)受酸性物质污染。节肢类大闸蟹类酸中毒的症状;体色壳色发白变淡;水生沉水草藻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大于40cm;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5.0;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3.调控水体的具体办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使用测试仪器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新水最好入塘,一定等水质稳定后,pH值正常时再放苗蟹种,否则,最易产生苗蟹应激,死亡率特高,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养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
(4)一般养殖时间超过三年,过久的塘口,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应保证必要时清洗塘底土壤,并撒些(100公斤左右)石灰提高pH值。
(5)当pH值一直很高,没有其它办法情况下也可考虑用些醋酸等无毒弱酸降低pH值。(有时使用草木灰加沸石粉)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
①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
②盐碱底质土壤的塘口湖泊。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③塘口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值大幅度提高。
④控制浮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漂**、二**氯等等进行全池泼洒。
⑤养蟹塘口不以鲢鳙作为主养鱼(控制在10尾/亩,适当地放入一些桂鱼追底。。
⑥在高温时节,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作者:老潘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