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蟹者说”达人简介:
本期的养蟹达人是一对朝气十足的八零后海归,一个家在古都西安,叫马进,呢称小马哥,有着一身骄人的身材,另一个叫胡毅,徐州人,祖籍阜宁。典型的燕赵人性格,豪爽而仗义。
他们是乌克兰[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校友,在乌克兰生活留学,打拼15年,因战乱回国。
温馨满满
2016年回国,在阜宁投资养蟹,200亩,4个标准化养蟹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1个苗籽塘。
当年蟹市大好,可是哥俩亏了65万。
怎么亏的?
看帐本:
1、产成蟹不足1万2千斤。规格平2两。全塘蟹黑底板,仅见4两公蟹1只。阜宁的蟹行根本不收他们的蟹,叫他们的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是非洲海归
2、总投入95万
3、苗籽塘产量不足百斤
4、野杂货卖了4.5万
5、药品费12万
6、饲料超过23万
7、其它不算了。
当2016年的养蟹成绩单[安德鲁·克莱门斯(Andrew Clements)作品,吴梅瑛翻译,唐唐绘画。],摆在哥俩面前时,原本准备2期工程再扩大250亩的计划,一下子就歇菜了!
身在国外受欧罗巴教育的小伙子们,很是理性,于是2016年11月,他们开始反省,为什么失败了,于是认真上网学习,找原因,在那年的双11,他们认识了养蟹者说公众号,而且进入了老潘养蟹微信群[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又是一年过去了,今天的他们怎么样[怎么样,如何,怎样。]呢?
先告诉你们一点他们的个人生活场景吧!
小马哥,10月25日回西安了,干嘛,回家陪老婆,做奶爸,生活的幸福不言而喻。
胡毅同学,11月5日携妻儿去了张家界。
塘口管理?放心!胡总的父亲现在是塘长(*校校长退休),暂时代管,塘口有条不紊,玩够了,再回来清塘。二期扩张工程,已经进入实测阶段。
那么,他们的今年螃蟹养的怎么样呢?
看成绩单:
1、螃蟹总产量3万斤左右。1一3号塘,2母3公平打,产量2百斤左右,4号塘60亩,4公主打,最大母蟹4.2,最大公蟹5.7。全部白底,螃蟹成为阜宁蟹行的高品质货。
2、苗种采购崇明苗为绝大部分,自养苗种为少数。全程喂鱼,饲料为1吨,按潘氏懒汉法隔天喂,螺丝200斤/亩。比2016饲料投喂成本每亩降了500元/亩!
3、关于用药,从560元/亩降到了127元/亩!
4、氨基酸肥水,补钙,VC抗应激,一律禁止。自己动手——Diy。
5、他们今年的管理竞然裁去了3个工人,保留了3个,自己亲自上阵,父母成了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