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鲶属热带、**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降至8℃以下时就会引起死亡。对温度的敏感决定了它不能在广大北方地区自然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造成每年9、10月份集中上市,货贱价低,而其余时间货紧价昂。采用冬春囤养技术会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越冬池的构建
一、位置选择 场地选择应考虑5个原则:一是光照充足、地形开阔向阳、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树木等遮阳物。二是水源充足且水质好。三是选择背风处,避免大量散热。四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五是鱼池和保温[保温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以使热量的散发传导速度减慢。]棚以东西走向,采光[采光是指设计门窗的大小和建筑的结构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光线。]面以南偏西5°~10°,便于最大限度采光。
二、越冬池的设计 用水泥池为佳,可防渗漏。池的长、宽、深应根据放鱼量的多少具体确定,一般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可囤养成鱼30~50千克。池水深1.6~1.8米。池高的2/3设于池下。一角上部架设进水管[水管为外套膜的褶,沿此水管含氧和食物的水进入外套腔。],对角下部设排水管。用水最好以衡温深,放养前1周洗刷水泥池,放鱼前用二**氯制剂消毒池水。
三、保温棚设计 在池的上方搭建保温棚,采用三面墙体,一面采光面的形式,后墙和两侧墙为以层砖结构,墙后约0.5米,中空部分填充锯末作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避免热量散失。采光面下用废旧铁材或角铁叉焊接搭成0.5米宽的"格子"骨架(无条件,木头搭成也可)。骨架上面覆盖透明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薄膜,上面压数根扁型聚乙烯压膜绳。采光面与地面的倾角为28°,夜间以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白天揭开采光。
成鱼入池
当室外水温降至15℃左右时,选择体质健壮,规格相当的无病无伤鱼入越冬池。入池前用3%食盐溶液或15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5~10分钟消毒。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30~50千克/立方米。
越冬池的日常管理
一、通风 该苗虽然较耐低氧,亦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但在冬季保温棚中空气不易流通。所以应经常在晴天中午通风1~2小时,便于棚中空气交换、增加水中溶氧量。
二、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 由于该鱼越冬囤养密度过大,鱼体排泄的大量废物易产生氨氮等有害气体,所以应坚持1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2。
三、保温 经常性地测量越冬池水温,最低不得低于12℃。定期检查温棚有无损坏,塑料有无破损,特别在风雪天气时要勤观察。
四、巡塘 每天注意鱼的活动情况,越冬前、后期温度较高时,可适量投喂一些饵料,增强鱼体体质和减少越冬体重消耗。
五、防病 该鱼抗病力强,越冬期间很少发生鱼病,但仍不能麻痹大意,发现下列危害较重鱼病时要立即防治。
(一)水霉病:此病多于越冬前期鱼刚入越冬棚和棚内温度过高,以及因鱼体受伤感染水霉菌所致。所以放养和捕捞时力度要轻,避免鱼体擦伤和冻伤。发病时用亚甲基兰0.4毫克/升,连用3天可愈。
(二)细菌性红鳍红身病:病在越冬中后期发生,多因换水不及时,水质污染或水温差距过大,细菌感染引起。防治用呋喃唑酮0.2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4天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