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從卵孵化後會經過四個階段的變化,分別是柳葉魚期、鰻線、黃鰻及成鰻四階段,其中鰻線又稱鰻苗,因為全身透明,也有人叫牠玻璃鰻。
柳葉魚期
鰻線
黃鰻
成鰻
剛開始我們誤以為鰻線是鰻魚身上的線,後來才發現我們大錯特錯!鰻線是鰻魚寶寶!為什麼人們會把鰻魚寶寶叫做「鰻線」?當你親眼目睹鰻魚寶寶,就會發現這個名字真是貼切!鰻魚寶寶大約四、五公分長,約一根牙籤的長,像線一般細,全身透明就像玻璃一樣。
台灣鰻線主要分布在台灣沿海、澎湖、金門等地,每年的十月到隔年的二月是生產期,我們的家鄉鹿港約在十一月中旬就開始發現鰻線,十二月到隔年的一月為盛產期,大約在三月中旬結束捕撈。
從以上的介紹,你可以發現鰻線的捕撈期大約在農曆春節前後,也因此家鄉居民有『捉鰻線、賺過年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