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培育优质黄颡鱼大规格鱼种?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是指将3cm左右的鱼苗[也叫“鱼花”。]培育成5~8cm的鱼种。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技术要点,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

培育池面积以667~1334㎡为宜,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带来困难。池塘水深1.5m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需降低20cm左右。池塘淤泥要少,保水性能应较好,进、排水要方便,周围环境需安静且稍微有些遮光物。投放苗种前要进行池塘除野、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培育出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后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鱼苗。

2鱼苗放养

每亩放体长3cm左右的夏花鱼苗8000~10000尾。要求鱼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鱼苗放养前要严格进行药浴消毒。

3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

投放鱼苗后,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满足鱼苗几天的摄食需求。随着鱼苗个体长大,天然饲料减少,需投喂人工混合饲料。在池塘中搭1个饲料台,每亩池塘饲料台面积为6~8㎡即可。饲料台上投放饲料。
一般鱼苗开始转化食性时投料率为10%,以后逐渐下降到5%~6%。每天投喂2~3次,鱼苗体长3~5cm时每天投喂2~3次,以后每天投喂2次即可。

4日常管理

饲料投喂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每3~5d清整食场1次,每半个月消毒1次;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的,消毒次数可适当减少。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污物。每天清晨巡塘[巡塘是对养鱼工作的综合检查,通过巡塘可全面了解和掌握池、鱼状况和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情况;下午结合投喂或检查吃食情况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苗种培育期间,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蝌蚪,发现水蛇、水蜈蚣、龟鳖等敌害生物时要及时处理,水鸟较多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驱赶。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一般每10~15d加水1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