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快要结束,养蟹正值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很多养蟹朋友问:什么样的水才是符合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要求的好水?
其实早期肥水,有三怕:
①怕肥不起②怕肥过头③怕肥成一塘水华
前两点的怕,只是肥水用料多少及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PH稳定性高低的问题,今天不作细说了。下面重的说说,水肥成水华的问题及其危害。
水华是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各种良莠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大量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或**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养殖塘口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藻[*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是同时,眼虫的细胞却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隐藻[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等。]所占比例超过75%,什么叫*藻?它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同时眼虫细胞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所以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由于眼虫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藻。
一般情况下,*藻及隐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丰富的养殖小水体,塘口及长期无法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的养殖塘口。一般的河沟、江河流动水体较少见。在江浙皖等养殖区*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很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6℃-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4,5月份为苏醒期,6、7、8、9月份生长最**期。
养殖塘口中*藻水华颜色呈绿色、蓝绿色,很多养殖朋友,看到了水华,常常误会为蓝藻中的铜绿藻。其实,*藻,隐藻,甲藻这点跟蓝藻引起的水华很像,较难鉴别,可通过测量pH进行鉴定,*藻绝大多数生长于pH值6.5-8.5之间的水体,蓝藻大量繁殖时,一般pH值多在8.5以上。另外,*藻水华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俗称“铁锈水”)或者酱油色(这样的现象多发生在养殖塘口中后期和藻类老化塘口,隐藻,甲藻比例过高死亡形成倒藻现象)。
春,夏之交,气温,天气变化大,一般肥水过头或长期不换水的塘口,*藻对温度突变很敏感,抵抗力差。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藻大量死亡后,水体中死藻分解会释放藻毒素,不仅败坏塘口水质,还会造成蟹虾泛塘上岸扒边、严重的会造成蜕壳期蟹虾死亡。
相关视频资料:
目前,水产药品不能用安全剂量针对塘口*藻,隐藻等原虫藻类水华进行杀灭。实践证明,各种杀藻,及消毒药物在蟹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藻群体。另外,因为*藻具备自主游动能力,其前端长有一根鞭毛,可通过摆动进行运动,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或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造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是春夏季养殖塘口造成浑浊,水草少光合作用,挂脏,生长缓慢的各种诱因之一。
蟹塘*甲藻爆发
笔者在苏北,盐城,淮安,苏南宜兴,常州,*藻大量繁殖的养殖塘口连续三年春夏季**发现,,在目前,各养殖区在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一但发现*藻,隐藻等藻类比例过大。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早期肥水的肥力及营养,基本喂了它们。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控制塘口*甲藻滋生呢?
目前,养殖塘口*藻水华的调控方法主要分三类:
①类是生态生物控制方法:追加塘口伊乐藻的植栽量适量水生植物;定期换水,引入新藻源培养其他藻类,让塘口藻相多样化;每亩提倡是混养鲢、鳙、(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尾半斤以上;还有就是多投放螺蛳。
②类是干涉物理处理法:塘口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周中午,气温高时开2小时左右水泵机1-2次,增加水体交换;水源无法及时更换的塘口,要使用絮凝,吸附型底改进行定期清洁塘口水体中富营养化成份,使用后注意调节PH;
在天气变化大时,在塘口下风口,也可进行人工捞取,或用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泡腾片化水扑杀。但是劳动强度较大。
③类是化学药品抑制法:目前,抑制*藻在塘口滋生,首先要调节水体pH值,利用*藻对pH值敏感的特性,抑制*藻生长;另外调节塘口盐度,*藻大部分生长在淡水中,对盐度敏感,可在*藻集中的下风口区域,早晨5点或晚上7点,泼洒粗盐(5-8斤/亩)进行抑杀,前提是必须使用阳离子絮凝剂进行絮凝;也可使用二**氯泡腾片消毒剂或灭藻剂在*藻集中区域泼洒杀灭,但是蟹虾脱壳期禁用。目前,化学抑制方法虽然快速,但千万不可以在雨后,降温等*藻衰败期使用,以免造**为倒藻现象发生。
*甲藻,玩命生长
什么叫塘口倒藻现象?
倒藻就是大规模藻类集中死亡。
塘口内生态失衡,引发*藻水华倒藻后,我们根据程度死藻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处置方法也各有差异。
①期表现是:塘口水色变化不大,只是在下风处有绿色或褐色藻沫,是少量*藻死亡的结果,水质指标无变化,基本正常,蟹虾摄食、生长正常。
处置方法是:补充有益藻类,补偿碳酸源,调整藻类比例,补施有利于绿藻生长的专用肥微肥及氨基酸,加大换水时间。
②期表现是:塘口水色变化仍不大,只是颜色发暗,下风处藻沫很多,氨氮、**态氮略有升高,水质混浊,悬浮有机质多,微镜观*藻活力差,有死体,蟹虾出现摄食量差,拒食现象晚间开始出现蟹苗上岸,扒边现象。
处置方法:可适当停止投喂二,三天,对塘口投放吸附型底改调节水体,使用有效解毒针对剂硫代硫酸钠对底泥进行中和,待蟹虾摄食好转,投施一次消毒剂,控制塘口底泥细菌数量,之后3天,可重新培水,调整塘口生态系统。
③期表现是:水色变化很大,由蓝绿色或红褐色变为灰绿色或灰褐色,水体分层,发暗下风处藻沫很多,面积很大,腥臭味很浓,悬浮的有机质很多,水质混浊似稀粥状,蟹虾基本不吃料,多在水面,草头,或开始上岸,鱼呈浮头状,死亡增多。
有效处置方法:到了三期已经处于晚期阶段,无法进行直接用药,最好的办法是大泵换水。
最后,笔者对于出现春夏季*藻水华的大闸蟹,小龙虾塘口,总结了几点有效处理方法:轻微症状,水发白浑,提前在池塘下风口三分之一的区域,定期泼洒灭藻剂(含二氯成份)进行杀灭,如,视情况使用1-2次,如果是塘口情况重可改用XXX+粗盐进行泼洒。用药后有条件的进行换水,没有条件的注意增氧,保证溶氧充足。等水质平稳,水体温度20℃以上时,可隔5-10天后使用芽孢杆菌调水一次,对于老塘口淤泥多,无法晒底的塘口,隔15-20天再进行积极肥水,促进水体自净。
*甲藻爆发如何处理?
结束语:
养殖塘口水华的控制,关键在于平时的调控,注意定期调水消毒,一般1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碘剂及戊二醛类),肥水,上半月消毒,下半月则要使用肥水营养。对于经常起水华,老化过肥的池塘,无法过水的塘口,在消毒时建议使用二**氯而不要使用碘制剂,因为水肥,浓度大的塘口,使用碘制剂消毒,不能兼顾抑制藻类生长,对塘口水体透明度效果不好。
最后,希望我们的建议及养殖基础知识仍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参考。谢谢大家!
作者:老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