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鳖培育的池水要求及放养密度


刚出壳[鸟或虫类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破壳而出。]的稚鳖背部带土**,腹部为橙红色,体呈扁圆形,状似铜钱,故又称铜钱鳖。刚出壳的稚鳖在浅水盆中暂养3~4天后,待其卵黄完全吸收并开始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时,即可转入稚鳖池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稚鳖一般体长2.8厘米左右,体重2~4克。由于稚鳖出壳时间先后不一,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应根据规格大小分池饲养,特别是早出壳的稚鳖和晚出壳的稚鳖,更不能同池饲养;以免大稚鳖咬伤[概念咬伤(bite mark)是指人或动物的上下颌牙齿咬合所致的损伤,在攻击和防御时均可形成。]小稚鳖,影响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1.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要求

稚鳖池池水深度要求保持[保持(retention)是记忆的基本过程。]20~30厘米。生长发育最适水温为25~30℃,这样稚鳖行动活跃、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但稚鳖出壳不久,气温即很快下降,接近越冬阶段,由于稚鳖娇嫩,抵抗力很差,所以成活率较低。因此,如何采取保温措施,延长当年的生长期,是提高稚鳖成活率的关键。

良好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也是提高稚鳖成活率的关键之一。但是由于稚鳖池面积小、水位低、饲养密度大、投料多,水质极易[小说类型玄幻小说内容简介在宇宙的另一端,存在的相对的生物,是奥秘还是未知的结局。]变坏。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管理,故需做到:①及时清除残存饵料;②要保持水质清新,可视情况每隔3~5天定时换水1次,但池中应保持有适量的浮游生物;③应保持较恒定的水温,高温季节注意池水降温,尤其室外池要搭架遮荫,适当提高水位;④pH值要稳定在7.2~8之间,当pH值低于7.2时,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15克,制浆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稚鳖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水面30~50只。由于出壳不久的稚鳖有相互撕咬的恶习,加之其皮肤细嫩,在放养密度过高时极易咬伤感染。当年稚鳖死亡率较高,是饲养管理的困难阶段,所以放养密度不宜太大。

稚鳖越冬阶段的放养密度,可为一般放养密度的5倍,以每平方米水面200只为宜。

稚鳖在放养前,要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