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甲鱼“爱德华氏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福建正源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有限公司市场部[市场部是一个企业中营销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含产品市场部、市场开发部、市场宣传部和销售支持部,在企业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李柏青

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爱德华氏病一般发生在稚鳖阶段,近几年幼成鳖也偶有发现,尤其是控温养鳖的温室内稚鳖极易暴发此病。此病虽较为常见,但危害却不小,由于病鳖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前期不减料且无明显的外观症状,因此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察觉,病鳖往往“突然”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当前,又值温室甲鱼的投苗季节,正源公司市场部采访了浙江金华地区有着丰富甲鱼养殖经验的郑老板,通过郑老板的介绍,我们对甲鱼爱德华氏病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迟钝爱德华氏菌又称缓慢爱德华氏菌或迟缓爱德华氏菌,属细菌,可以引起鳗鲡,牙鲆,罗非鱼,中华鳖,鲤鱼等多种水产经济动物发病,是水产养殖中危害极大的病原菌。

发病症状:病鳖起初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力差,频繁冒出水面透气,且时间较正常出水换气时间长,有的浮于水面上,有的则伏于食台上,鼻孔直冒气泡,捕捉时活动缓慢无力,稚鳖死后2~3小时可见胸前一块红斑,幼成鳖须解剖后才能看到。解剖病鳖可以发现肝、肾、脾、腹膜出血,肝肿大,有腹水,背、腹甲内壁有淤血[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该病温室发病先见于一至数池,一般不会所有池同时发病。

病甲鱼表皮脱落,腹面中部可见暗红色的淤血,稍浮肿。肝肿胀质脆,有米**小点,小点融合成一片,形成典型的肉芽肿,局部坏死。胆肿大,呈墨绿色。肾、脾肿大,有出血状,深紫色。肠发白,很少见充血。腹腔有腹水,背腹甲内壁有淤血。病甲鱼精神不振,不摄食,动作缓慢无力,悬浮于水面或岸边呆滞不动,极易捕捉。

发病原因:由于稚幼鳖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使鳖相互挤压或鳖池溶氧不足,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温室中水质恶化、饲料霉变等因素,极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参考治疗方案:

内服: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添加,指增加。]8~10克“三黄粉[呋喃西林(黄粉),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早晚两餐进行添加,中午一餐不予添加,连用5天;或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克“菌毒散”,连用5~7天。

外用:发病的池子先更换一半池水,而后外泼一次“菌毒散”。

参考治疗方案
方案一:水全部换掉,泼二**氯2克/立方[立方指数为3的乘方运算即表示三个相同数的乘积。]水,1小时后泼氟苯尼考4~5克/立方水。
方案二:水全部换掉,泼氟苯尼考2克/立方水、大黄8克/立方水、止血宁3~4克/立方水。
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建议每公斤饲料中添加8~10克三黄粉,早晚两餐进行添加,中午一餐不予添加,连用5天。

预防措施:

①控制养殖密度,适宜的放养密度有利于甲鱼的健康生长;
②注意水质管理,水体pH值保持在7.0~8.0,溶解氧保持每升水3毫克以上,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定期排污;
③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电解**,以增强稚鳖的抗病能力;
④定期给甲鱼饲喂一些“三黄粉”,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⑤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