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黑鱼)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也叫“鱼花”。]鱼种阶段。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都可发生,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发此病。  

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涵义 说白话 就是说了又做不到的话 表示这个人总是说大话1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而死。镜检[镜检是显微镜检查的简称。]病鱼鳃丝和体表[(1).仪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车轮是人类在搬运东西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地发现的。]虫,诊断必须依靠镜检。  

防治
用0.7mg/L的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在7~8月高温季节,适当减少硫酸铜的浓度,连续泼洒2天。采用此法可有效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