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与鱼苗培育技术上的异同


1、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

大规格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尽管在鱼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开始阶段(体长[体长是职位名,相当于组长或班长等,是一个共同体的最高领导者。]1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左右),在天然情况下,仍喜食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和有机碎屑等。但大规模集约化培育,主要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和鱼苗[也叫“鱼花”。]阶段后期差不多,一般要求35%左右。

施肥仍是一种必要的补充,随着个体长大,鮰耐低氧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在培育过程中适当施肥保持中等肥度(水的透明度40~50厘米),以增加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一般除放养前施放基肥外,放养后每5~10天施追肥[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一次,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视水质、天气、鱼的活动情况等有所增减,每次追肥为腐熟粪肥100千克/亩左右。

2、投饲

仍按“四定”(定时、定量、定位、定质)要求进行,但大规格鱼种与鱼苗培育投饲有所不同。

(1)饲料的粒度日益增大:随鱼体长大而不断调整饲料粒度,以保证其适口性。体长10厘米的鱼种开始投喂粒度3~3.3毫米的饲料,体长12厘米改喂3.5毫米,体长15厘米以上可投喂4.5~4.8毫米大小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

(2)投饵[ ...]次数和日粮逐渐减少:每天投饵2次足够;日粮低于鱼苗阶段,高于成体。一般在3%~5%范围内,视温度变化而调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