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王卫进
霉雨期刚过,又连续天气高温闷热,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变化极快,部分养殖户池塘水质、底质管理不到位,河蟹上岸(底层缺氧)。河蟹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底层环境的好坏对河蟹的影响最大,夏季池塘底质容易恶化,易造成氨氮、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积累,更有部分养殖户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药物不当,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溶氧更加缺乏,生活在这样水环境中的河蟹出现“回避”反应,河蟹上岸,并伴有口吐白沫[口吐白沫指唾液呈泡沫样从嘴巴吐出,一般见于有机磷中毒以及癫痫患者中通常会“口吐白沫”是有机磷中毒,因为有机磷中毒时会抑制交感神经。]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河蟹发病。
通过科技指导员和示范户[【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的共同探讨,结合水产医院病害诊断的工作经验,通过指导,目前处理情况良好,现浅析河蟹频繁上岸口吐白沫的处理方法,供参考。
一、预防方法
1、多加注新水。尽量添加溶解氧丰富的表层水。
2、改良底质。养殖前期每20天交替使用底改,养殖中后期每10-15天使用底改,高温期每7-10天使用底改,配合粒粒氧一起使用效果会更佳。
3、改良水质。每10-15天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池塘水质,能有效降解池水中的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
4、加强清淤。对池底淤泥较多的,到第2年冬季,清除过多淤泥,并做好护草保草工作,防止高温季节水草腐烂。
5、根据天气和池塘养殖情况多开机增氧。分解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二、处理方法
1、及时换水。换水1-2次,并加大换水量,视情况而定,可边排边放,换水后立即抛撒化学增氧剂及VC;
2、强化底质改良。全池抛撒解毒底改或增氧底改2次,在淤泥多的地方要重点抛撒,降解有害物质。
3、提高池水溶氧。提早开启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并延长开机时间,促进水体对流,增加底层池水溶氧,加快有毒物质分解。
4、加强水体解毒并调节好水质。使用解毒素解毒,并使用EM菌养水王,丰富池水藻相。以后交替使用微生物制剂和生物肥、氨基酸类物质调节池塘水质。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饲料中拌入EM菌+VC+免疫多糖,增加饲料营养,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