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后期无水草的管理措施


经过7、8两个月高温天气,管理不善的蟹池,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大量衰败腐烂,许多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只剩下少量水草,严重塘口已无水草(部分地区这种塘口已占到20%以上)。

没有水草塘口对河蟹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生长有较大影响,部分养殖户担心年终河蟹收成,减少饲料投喂量,有的养殖户甚至放弃后期管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养殖户仍然可以获得不错收成。

1、及时降低水位:无水草的蟹池,河蟹没有栖息场所,生存于池塘底部,溶氧相对较低。随着气温的下降,要不断降低水位。目前水位维持在0.8米就足够,9~10月维持在0.5~0.6米就可以,保证河蟹生存水层有足够的溶氧。

2、投足饲料:没有水草的蟹池,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不高,不易观察河蟹吃食情况。后期水温降低后,水体较肥对河蟹的影响没有高温期间大,养殖户要设置食台,每天检查吃食剩余情况,准确掌握每天的投饲量。

3、强化水质调节:在晴好天气,全池泼洒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每15~25天泼洒氯制剂或碘制剂,一方面杀灭有害菌,另一方面**老化的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

移植[指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将生命体或生命体的部分转移,将身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手术或其他途径迁移到同一个体或另一个体的特定部位,并使其继续存活的方法。]水生植物:后期移植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轮叶黑藻难度大,可以移植易成活的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和青萍,简单方便、成本轻、见效快,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提供青绿饲料和栖息场所。


作者:宜兴市[宜兴市,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水产畜牧站 蒋国春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