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淮海工学院海洋与水产学院 李士虎 王笃彩 郑伟

  近几年,笔者在启东、连云港等地的多家河蟹育苗

[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

场发现因副溶血性弧菌

[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

河蟹苗种生产中副溶血性弧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感染河蟹幼体,而引起蟹苗大量死亡,使产量减少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几年的调查、实验、分析,提出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的特性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海洋性细菌,广泛存在于海产生物(鱼、虾、贝等)体表及体内,人或动物因食人含菌的食物而感染,发生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性菌,常呈多形性,表现为杆状或稍弯曲的弧状,有的为球状、球杆状、长杆状等。副溶血性孤自无牙抱、无荚膜,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大小(0.7~1.0)x(3.0-5.0)m。

  发病河蟹幼体的症状

  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产生物体内,因此河蟹育苗生产中,蟹苗种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可感染此种病菌。受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河蟹蚤状幼体的症状为:幼体游动无力,头胸甲发红,色素加深,背刺常折断,摄食减少,肠胃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眼幼体的症状为:幼体游动无力,在取样瓶中不能逆水游动、甚至平游,上下翻“筋头”,体表发红,有时附肢也红,色素加深,眼柄上色素呈树枝状。

  刚溶血性弧苗的确诊

  将从不同育苗场取来发病的幼体压碎,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体液中有大量的细菌,呈活泼的点状。用接种环挑取一些体液放到普通向汤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

上划线培养,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即看到大量的菌落,呈半透明状,边缘光滑整齐,湿润。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规格一致的革兰氏*性杆状、无芽抱的杆状菌体。再用具选择性

[狭义的选择性,包括化学方面的选择性和射频方面的选择性。]

的三糖铁培养基培养,表现为产酸、碱,不产气,培养基斜面红,底部变黄。用法国产的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分析后,确认为副溶血性弧菌。从菌落特点、选择性培养基所表现的现象及仪器分析的结果表明,确诊该菌为副溶血性弧菌。仪器的分析结果如下:

  药敏试验

  将分离培养的副溶血性弧菌用14种药物进行敏感试验,这14种药物分别为:氧哌嗪青霉素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麦迪霉素

[麦迪霉素,该品为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抗菌谱、耐药性皆与红霉素同。]

、新霉素

[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红霉素

[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

、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

、氯霉素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四环素、土霉素、校等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青霉素C。试验结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对氧哌嗪青霉素高度敏感,对麦迪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羧青霉素、氯霉素中度敏感,对其它药物不敏感,具有耐药性。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来源是水源、亲蟹,饵料和育苗设施,并且是条件致病菌,当育苗池中幼体培育密度过大、投饵过量、地底水质严重污染、发臭时,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而导致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因此,预防副溶血性孤菌病的关键是做好如下工作:(1)严格选择和处理产卵前亲蟹,改善孵化环境。(2)育苗池、越冬地和育苗设施工具等必须彻底洗刷于净,再用100-200g/m3漂**或高锰酸钾彻底消毒,然后用经过沉淀用摇的育苗用海水将残留药物反复冲洗干净。(3)育苗用水要经砂滤或紫外线消毒或用2-5g/m3的灭菌净消毒。山育苗期间要每天清除池底残饵、污物,并经常换水(尤其当投喂人工饵料时),以保持水质优良。(5)幼体培育密度不要过大,一般应控制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幼体在30万尾以内。(6)饵料要注意清洁(尤其当投喂冰冻卤虫成体时)和营养,多投喂鲜活饵料、优质配合饵料,投喂量要适当,提倡少量多餐。(7)育苗全过程都投喂或接种有益单细胞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Protozoa)和多细胞生物(Metazoa)。]

类如三角拇指藻、小新月菱形藻、角毛藻、直链藻等,它们不仅是饵料,并且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可起到调节生态平衡和防病的功能。(8)刚施过肥的单细胞藻类,不要马上投喂给河蟹的幼体。

  

  治疗方法 

  发病早期可用下列方法治疗:(1)全池泼洒氧哌嗪青霉素,使池水达1~3g/m3浓度,每天二次,连泼3次,与用其他药物同浓度泼洒时相比较效果明显,且对发育无**影响。(2)全地遍洒吠哺西林,使池水达0.5-1g/m3浓度,每天1次,连泼2-3次。(3)在育苗过程中,也可用中药五倍子煮汁全池泼洒使池水达0.5g/m3,能有效抑制各种有害菌的滋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