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引起黄鳝上草一例


  湖北仙桃市**尾镇[**尾镇地处武汉、仙桃、洪湖金三角洼地,东荆河环绕其间,白沙公路贯穿全境,东临长江,西靠宜黄高等级公路。]巩固村梁师傅一口池塘,养殖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池塘面积3亩,水深1.3m。有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80口,网箱面积6m2(3m*2m),箱底到水面的距离在0.8-1.2m,无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见图1)。网箱外套养少量“四大家鱼”,黄鳝为2014年7月投放的当地苗种。

  2015年4月21日上午,*天,梁师傅带水和黄鳝到店检测。他反映目前存塘的黄鳝规格小的有1两,大的2-3两,近期黄鳝有上草扎堆的现象[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测水结果:氨氮0mg/L,**酸盐0mg/L,pH值8.0,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15℃,藻类几乎没有。检查鱼体,发现体表[(1).仪表。]和*门发红(见图3);体表凹凸不平,用手触摸,有刺手的感觉(见图4);刮取体表粘液压片,可见明显的小白点(见图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的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见图6);解剖鱼体发现,内脏无明显病变,有怀卵现象(见图7)。初步判断是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小瓜虫引起的上草,可能同时还伴有细菌感染。

  4月21日中午,晴天,到塘口测得水温20℃。观察水比较浑浊,每口网箱内都有黄鳝呆在水草上(见图2),多的十几尾,少的一两尾。而且呆在草上的黄鳝或多或少都能看见其体表凸凹不平。但是死亡量不大,只有几尾。下午2点左右使用一次“激活”(20个网箱/包)+“底加氧”(5亩/包),防应激,改善环境。

  4月23日上午,多云,梁师傅带鱼到店检查,发现小瓜虫活力比较好,鱼有“白头白尾”的现象。据了解,22日梁师傅曾使用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杀虫,效果不理想。针对“白头白尾”现象,建议使用“永乐碘”(30个网箱/瓶)消毒一次。

  4月27日,晴,水温24-25℃,电话回访,只有两口箱的病情比较严重,其余的还好。

  4月28日,将2口发病比较严重的黄鳝出箱卖掉。对剩下的网箱外泼一次“激活”(20个网箱/包)+“菌炎好迪”(20个网箱/包),防治由寄生虫引发的细菌感染。

  4月30日,电话回访,黄鳝上草的现象很少,已基本恢复正常。

  分析:1、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初冬和春末发生,小瓜虫繁殖适宜的水温为15-23℃,且易继发感染细菌。本病例在春末水温为15-20℃时发生,有细菌感染,在池塘与网箱水质指标正常情况下,黄鳝出现上草扎堆的现象,可能是感染小瓜虫引起身体不适造成。

  2、黄鳝怀卵后体质差,发生小瓜虫病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同时改善底部环境,使用消毒剂外泼防继发感染。(利洋水产药店**尾店周强提供2015.06.0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