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及孵化技术

一、材料和方法

1.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工具:采用筛网式淋水孵化器[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进行孵化,该孵化器由尤先科孵化器经适当改装而成,共4台,孵化槽规格为38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60厘米×30厘米,内设4个孵化箱,每个箱内有一筛网盛卵箱,箱内可收容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10万粒,每个盛卵箱上面有一个淋蓬喷头。外箱低处有一进水口,另一侧高处为出水口,进排水量为每分钟50~60升,箱底部设有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拨卵一次,每台孵化器可一次孵化受精卵40万粒。

2.受精卵包装:采用尼龙袋[特性尼龙的韧性好,耐磨,容易洗,尼龙布袋分有涂层和无涂层,有涂层的是弹性尼龙布,无涂层的是无弹性尼龙布。]双层包装后置泡沫箱中,用胶带包扎封口。尼龙袋规格为口径15厘米×底径38厘米×长边77厘米×短边60厘米×厚8微米;泡沫箱规格为29厘米×39厘米×59厘米,侧壁厚2.5厘米,顶和底层厚3.0厘米。每袋装运密度为3万~5万粒。

3.水源、水质:孵化用水采用经充分曝气后的深井水,取水水层距地平面以下186米,将水泵入蓄水池,经蓄水池中配置的2.5千瓦增氧机连续增氧曝气后再引入孵化器。

二、结果

  1999~2001年三年中,共引进史氏鲟[史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受精卵247.2万粒,实际成活230万粒,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平均成活率为93%,孵化出苗195.5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5%。

三、讨论

1.关于史氏鲟受精卵运输问题

(1)用于长途运输的史氏鲟受精卵的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必须在85%以上,受精率较低的受精卵,在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因死卵破裂或霉变,污染水质和波及好卵,导致成活率降低,即使是受精率较高的受精卵,也应在运输前剔除死卵。

(2)准确把握好运输时机,一般说史氏鲟受精卵,从史氏鲟胚胎[胚胎是专指有性生殖而言,是指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之后,经过多次细胞**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的能力的雏体。]发育[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至第四卵裂后,到破膜前这段时间均可运输,但必须在破膜前到达目的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胚胎破膜引起水质变坏,且鱼苗脱膜后,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运输过程中极易死亡。

(3)史氏鲟受精卵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胚胎发育,而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在14~22℃,因此,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应将温度控制在这一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均会影响到后期的孵化效果。

(4)为保证运输质量,一般应在运输中途设立中转站,将史氏鲟受精卵由产地运到哈尔滨机场时,途中时间已达12小时以上,氧气袋[用来装氧气的袋子,主要由无毒、无有害化学作用的材料合成。]中的氧气消耗量已经很大,且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此时,将氧气袋打开换水冲氧重新包装,这样可取得最佳运输效果,但应注意内外水温应保持一致,操作时应小心谨慎,以免破坏卵膜。

(5)受精卵到达目的地后,必须作“缓卵”处理,即先将受精卵包装袋放入孵化器用水中进行水温调节,约半小时后将受精卵连同原水缓慢倒入容器中,并缓缓加入孵化用水,在进一步调节水温的同时,着重调节水质,使受精卵适应新的水体环境。缓卵的时间根据温差及水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小时。

2.关于史氏鲟受精卵孵化问题

(1)水温控制:史氏鲟受精卵胚胎发育低于11℃发育缓慢,在发育中大多已停滞;高于24℃时,胚胎发育加速,但畸形率高,最终导致全部死亡。因此,必须调节孵化过程中的水温,使水温保持在14~22℃之间,并且要求在某一温度区间保持相对稳定。

(2)水量控制:水量控制的原则是保证孵化用水中有足够的溶氧,及时排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废弃物,同时还应确保拨卵器的定时动作。不同孵化器的供水量[供水量指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的要求各不相同,淋水式孵化器供水量一般要求每小时3米3左右,孵化前期,胚胎的呼吸量小,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呼吸量不断加大,到出膜前期最大,因此,水量的调整,应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由小到大逐步调整。

(3)霉菌控制:孵化水温正适合水霉发生、发展的需要,水霉的着生地是死卵,孵化过程中如出现死卵,必须及时将其清理出去。清理的方法,一是采用虹吸吸出法,盛卵糟内由于水流的作用,死卵会集中在上层的某一部位,此时可用虹吸法将这一部位整体吸出到容器中,进行二次挑选,将其中活卵再挑回到孵化器中;二是采用漂浮去除法,将盛卵槽整体移出,浸到苗种培育槽中进行漂洗,待绝大部分死卵和着菌卵漂浮出去后,再将漂出好卵挑回到孵化器中,此方法适用于水霉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其次,应进行定时消毒处理,一般采用停水消毒法,孵化开始后,每6小时,用亚甲基蓝消毒一遍,消毒时关闭供水系统,将亚甲基蓝均匀泼洒到盛卵槽中,使水浓度为3毫克/升,并保持15~30分钟后,开启供水阀门,重新供水,必须注意,当胚胎发育至心动期后应停止用药。

(4)出苗管理:受精卵经过80~100小时左右的孵化时间(因孵化水温高低而不同),开始陆续出苗,及时收集出膜仔鱼是采用淋水式孵化器孵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槽中出现仔鱼时,应用小碗或小抄网及时捞出,同时应注意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而且较平时要大些。此时卵、鱼的呼吸量都增大,要有较大量的氧气补充。此外水流量大也有利于鱼苗的收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