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吻鮠鱼苗[也叫“鱼花”。]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阶段: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和饲养管理如下:
(1)鱼苗培育
①培育池:面积6~5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水深0.6~1.2米,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
②放养密度:规格为全长达1.3厘米,体重0.1克,48~498尾/平方米。
③饲养管理:仔鱼孵出4天后投喂熟蛋黄,5~6天后投喂部分丝蚯蚓[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7天后全投蚯蚓或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鱼苗日投3次(上午、下午、晚上),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5%~10%。
(2)鱼种培育
①培育池:除利用鱼苗池外,还采用0.14~1.4亩的土池。
②放养密度:放养5厘米以上水泥池为22~61尾/平方米泥底池为3100~14500尾/亩。
③饲养管理:水泥池常保持微流水,土池不定期注入新水,水位随鱼体增大而逐渐加深。鱼种阶段日投一次,投饵量占鱼总重的4%~9.3%。
2、用配合饲料培育苗种:采用鱼粉与植物性饲料及添加剂配制三种配合饲料,同时在网箱、水族箱[水族箱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的玻璃器具,起到观赏的作用。]和鱼苗池培育苗种,以丝蚯蚓作对照。
3、苗种的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长吻鮠苗种在池育条件下疾病较多,经几年观察(从鱼苗直至隔年鱼种),寄生虫性鱼病有多子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盘钩虫、鲤锚头鳋、车轮虫和鲤斜管虫。另外,尚有白皮病、溃疡病、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和水霉病等。危害最大的是小瓜虫病,严重时其感染率达90%以上,导致大批苗种死亡。发病初期,用甲醛20~40毫克/升药浴苗种4小时,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