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孤菌病防治技术


一、病原[病原,指病因。]

病原为创伤鳗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或鳗弧菌,革兰氏*性短杆菌,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适宜生长的盐浓度为1%左右。生长pH为6~10,适宜生长pH为8左右。


二、症状

鳗鲡弧菌病主要症状是各鳍条出血发红,*门红肿,躯干部皮肤褪色、糜烂或隆起。病鳗活力下降,皮肤黏液脱落,表皮粗糙,有的病鱼体表出现出血性溃疡,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呈土**,有出血斑,肠道也充血、发炎。诊断鳗鲡弧菌病单独依靠观察症状还很难判断,必须采用血清学方法或通过病原的分离鉴定。


三、流行与危害

本病的发生同池水中盐度有密切关系,在完全用淡水养殖的鳗鲡中通常不发生。各养殖品种均有发生,流行高峰期为水温较高的夏秋两季节,春冬季发病较少。一般水温28℃以上或25℃以下较少发病。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高。鳗弧菌主要是由种苗携带进入淡水养鳗场。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
主要是夏季高温期尽量避免引入含盐水源,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
2.治疗
①含氯消毒剂(如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0.2~0.3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浓度)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隔天1次,连续3~4次。
②用**[**(hydrochloric acid)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15~20毫克/升加三黄粉3毫克/升加五倍子3~5毫克/升浸浴病鳗36~48小时。
③用有机碘1.5~2.5毫克/升泼洒,连续2天。
④用高锰酸钾1.5~2.5毫克/升泼洒3~4小时后换水,再用**土霉素15~20毫克/升浸泡病鳗24~36小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