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黑鱼养殖关键三大技术介绍


 一、放苗技术:

  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池水pH值弱碱性,水深1.5~2米,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面积2~4亩塘。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优质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白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种。

  二、投饵[ ...]技术:

  鲜饵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杂鱼》网络小说,作者:叁拾伍,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现已完结。]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饵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三、病害防治技术:

  1、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带水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鱼种消毒,下塘前必须消毒,可用2.5%~3%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鱼体15~20分。

  3、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可使用漂**溶液进行泼洒。

  4、黑鱼在高密度养殖后,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疥疮病等,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100克对水全池泼洒,内服恩诺沙星、败毒散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