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狗鱼[狗鱼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我国该鱼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
一、生物学特性
1、主要形态特征。
鱼体长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口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多淡蓝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鳍黄而微红,奇鳍尚有黑斑。
2、生活习性。
白斑狗鱼属广温性[学科:生物学 词目:广温性 英文:eurythermal 释文:广温性是指对生活的适应温度范围很广,所以是得以在广阔温度范围分布的一种性质。]鱼类,在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寒冷地带,适温范围为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但实践证明,温度超过28℃以上,该鱼的活力极差,此时要密切注意减少投料,保持足够的溶氧,同时[同时是一个词语,读音为tóng shí,意思是同时代,同一时候,同时发生,出自《资治通鉴》。]尽量避免搬动。幼鱼阶段以轮虫及小型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食,稍大(5cm-7cm)即捕食其他鱼类,是典型的掠食性凶狠鱼类。
二、成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1.池塘条件:面积5~8亩,水深2米,水源充足[充足,汉语词汇。],自流排灌,保证在高温季节能调低水温。同时,池塘水面放设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等作遮荫,最好能在池中种植杉苗等水生植物作隐蔽场所,防止自相残食现象。
2.准备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鱼白斑狗鱼苗[也叫“鱼花”。]下塘前要准备充足适口[适口,是汉语词汇,拼音:shì kǒu释义:适合口味。]的饲料鱼,体长5厘米可摄食6朝左右的饲料鱼。一般采用原塘培育,即放苗前进行消毒,施肥培育饲料鱼,待饲料鱼长成5~6朝时放入5厘米长的白斑狗鱼苗,亩放1000尾。
3.养成管理措施:随着白斑狗鱼的生长,所需饲料鱼的适口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要及时掌握投喂,同时每月拉网一次将大小规格分开,减少残食现象。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当年鱼苗养殖至12月底,个体可达1公斤,达到上市规格。
三、病害防治
白斑狗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病害甚少。如发生细菌性烂鳃病,可用0.3微克[微克(WēiKè),质量单位,符号 μg(英语:microgram)。]优氯净[优氯净的化学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或0.3微克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两天,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在高温季节期每15天用0.2微克优氯净消毒1次,同时注意向水塘或水池冲注溪水或河水,保持水质清爽,水温清凉,更有利于其生长。
四、经济效益
目前,白斑狗鱼在市场上数量稀少,价格较贵,原因是商品鱼太少。因此,发展养殖白斑狗鱼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