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这个新病害,你了解吗?


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作为我国常养鱼类,对其疾病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广泛。常见的鲤鱼疾病有白皮病、鳃霉病、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等。]、疖疮病[疖疮病就是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有浮肿感。]、细菌性肠炎、竖鳞病[基本概述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白头白咀病、细菌性烂腮、水霉病、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大家对这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可是近年来,全球出现了一种新的鲤鱼病情——鲤浮肿[浮肿是机体细胞外液中水分积聚所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病。该疾病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在日本被报道,随后在英国、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相继出现,2016年在我国首次确诊。

患鲤浮肿病的锦鲤[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腮丝

那么,鲤浮肿病的病症是怎样的呢?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锦鲤疱疹**[**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烂腮、眼凹陷、皮肤损害,发病死亡率高。鲤浮肿病致病因是鲤鱼浮肿**感染,该**与锦鲤疱疹**一样,属于痘**[感染人和动物后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皮肤损害的**。]的一种,临床表现症状类似。有些感染鲤浮肿**的鲤鱼或锦鲤还会表现出昏睡的症状,因此,也叫鲤昏睡病。

患鲤浮肿病的锦鲤*门病变

那怎样区分这两种**病症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这两种**在发病水温上有差异。锦鲤疱疹**发病水温在20~30℃,而鲤浮肿病发病水温更为广泛,在7~28℃之间。除此外,目前只能通过实验室PCR检测方法来诊断。

针对**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鲤浮肿病在我国北京、河南、云南、杭州、哈尔滨等地养殖的鲤鱼和锦鲤中检测到,四川及其他省也陆续发现。因此,鲤鱼的养殖,贵在预防。推荐几种预防方法:

1、初冬季节减少拉网;拉网后,用复合碘、聚维酮[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碘进行消毒。

2、日常饵料中可拌药内服,如免疫增强剂,这次广州的首届渔医大会,会上众多水产界的专家,如全国鱼病首席专家陈昌福教授、长江所的曾令兵博士、黄海所的王印庚博士等众多专家,都推荐使用免疫增强剂,比如黄芪多糖、酵母多糖内服,在疾病高发季节来临前一个月,提前连续使用二十多天,对**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3、越冬期切勿盲目杀虫,避免**过大,降低鱼的免疫诱发疾病。如果越冬期水体中浮游动物数量过多,可沿池边施入车轮指环杀,防止水瘦缺氧;适时用氨基酸肥水膏加藻种进行肥水。

4、使用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给水体消毒,控制水中有害菌的数量,防止春季细菌病发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