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赋予鲤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鲤鱼消费的文化基础。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释义:(1).割不开。]提高,以及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水鱼[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种鱼走进内陆人的餐桌,并被不断接受和追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鲤鱼的消费市场,鲤鱼市场需求逐年递减,加上鲤鱼易养、养殖规模大、产量高,导致供大于求,从而出现鲤鱼价格持续下跌的状况。
观察2016年河南鲤鱼出塘价格走势图,不禁让人回想起2013年。今年鲤鱼价格的走势和2013年是何等相似,9月份开始大幅下降[下降,是指飞行高度不断降低的飞行状态。],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到春节达到最低谷(3.8元/斤)......
河南鲤鱼养殖总成本一般在3.8元/斤~4.2元/斤,当前多数养殖户处在亏损边缘。多数鲤鱼养殖者不禁要问:鲤鱼到底还能能养?
答案是肯定的---能养!
原因[多义词。]1:河南鲤鱼的养殖水平是全国最好的,别的地方比不了。产量高、系数低是河南鲤鱼养殖的代名词。鲤鱼养殖舍我其谁[【成语】舍我其谁 【注音】shě wǒ qí shuí 【释义】舍:除了。]?
原因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鱼塘不断被占,养殖水面递减,鲤鱼养殖面积[养殖面积是投放鱼苗鱼种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水面面积。]硬性下降。
原因3:养殖管理水平欠佳的养殖户,养殖管理不善,加上鱼价低迷等原因,出现严重亏损,陆续被市场淘汰,鲤鱼养殖面积自然下降。
原因4:近几年鲤鱼急性烂鳃病爆发严重,为降低[降低,汉语拼音jiàng dī,意思是下降;减少。]发病风险,养殖户有不断地降低养殖密度的现象,鲤鱼产量自然下降。
原因5:随着特种鱼在河南的不断推广,部分养殖户出现转养,鲤鱼养殖量将会进一步下降。
那么,怎么养才能保障盈利呢?
第一:养殖模式优化,并适当混养(鲫鱼、草鱼),提高抗风险能力(最好能够获得私人订制模式)。
第二:技术强化,运用好通威365养殖关键技术(均衡增氧、精准投喂、藻菌调控等),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第三:重视饲料选择,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大厂饲料,鱼体更健康,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低,降低养殖风险。
第四:提高鲤鱼急性烂鳃病的防治能力,降低发病率!(发病季节全程使用通威鲤鱼功能性饲料“鲤鳃健”,可快速、有效阻断**扩增繁殖,提高鱼体免疫力,遏制急性烂鳃病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