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病原,指病因。]及症状
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腹部膨大,*门[中医称*门为“魄门”。]红肿,轻压腹部*门有**黏液流出,病鱼离群独游。剖开鱼腹,病情较轻者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发炎定义炎症(英语:Inflammation),俗称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浓充塞肠管。
2、危害及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及成鱼。这种病很可能是由鱼类直接传播的,因而病鱼与健康鱼混养,可传播该病。由于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可在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淤泥[淤泥,汉字词汇,yū ní,是指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中生存,因此感染也可能来源于淤泥,瓦氏黄颡鱼摄食的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配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èi hé,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指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的鱼浆肉等也可能携带该病菌。
3、防治方法
(1)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鱼种下池前用2.0%~3.0%的食盐[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溶液洗浴消毒。
(2)坚持不投霉变**的饲料,活性动物要用2.0%~3.0%食盐溶液消毒,定期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添加,指增加。]1.0%食盐投喂;或添加0.1%的鲜大蒜汁。
(3)在池塘全池泼洒1.2毫克/升漂**,投喂由大黄、黄柏、黄岑三种药用植物按5:3:2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三黄粉药饵,每l00千克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天减半,连续用6天为一个疗程;或在每千克饲料中拌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0.3~0.4克,连续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