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鲂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三角[三角,指外形像三角形的物品;三角学的简称。]鲂又名三角鳊、平胸鳊、乌鳊。形状与团头鲂相似。腹棱自腹鳍至*门。

(2)生活习性[习性(xí xìng),基本解释为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三角鲂为中下层鱼类,尤喜栖息于多**的区域。

(3)食性。杂食性[杂食性也叫“泛食性”。]。除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外,还摄食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拉丁学名:Granulifusus kiranus)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10万种。],也捕食小鱼。

(4)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三角鲂生长速度较团头鲂快一些,l~3龄生长旺盛,4~5龄生长稳定,6龄以后生长迟缓。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以上。

(5)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特点。一般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个体重1千克左右,规格比团头鲂大。生殖季节为4~6月。自然条件下,在江河流水中产卵,卵黏性,黏附[黏附,adhesion又称可剥离性黏结。]于砾石上孵化。其他繁殖习性与团头鲂相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