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敏
在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是关键,河蟹养殖也不例外,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下面就河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情况简单介绍:
一是水质清瘦。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大,有的清可见底,造成这样情况可能是前期螺蛳投放过多,河蟹生活在这样的水质条件下,极容易受惊吓,自相残杀[成语自相残杀发音zì xiāng cán shā...]机率增加,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生长活力下降,脱壳率下降等。可采用肥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二是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河蟹摄食不旺盛,可以在晴好天气河蟹不浮头时使用“蓝藻精”杀藻,配合调节水质及改底。
三是水质过肥。采用“EM”改善水质,同时使用底改产品分解过多的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及腐烂水草。
四是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浑浊。原因可能是池塘底部缺氧,河蟹在底层爬动引起的水体浑浊,可以先增加水体溶氧,然后用调水产品调节水质。
另外水质情况大部分可以先通过换水来先行缓解,再对症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