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5年全国淡水鱼产量统计数据显示,大宗淡水鱼产量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鲫鱼[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鲤鱼和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为代表的华南主养区域,则被草鱼和罗非鱼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5年,珠三角区域规格达到2-3斤/尾的草鱼,每亩利润在平均2000元左右,售价3.5元/斤的罗非基本处于每亩只赚1000元或亏本的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顺德、中山、三水等地塘租少则1500/亩,多则七八千,工人工资至少也要3000元/月·人,珠三角区域近年来陷入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面积逐年减少的窘境。单斤养殖成本上涨,单亩产量走低,传统养殖模式[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趋近淘汰,如何促进养殖增效?今天我们来谈谈通过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促使养殖生产达到一定效益。
下面我们来看看珠三角主要养殖区域的各位养殖户是如何科学规划放养模式,并在应用中创新的。
因地制宜,大头[大头,顾名思义,指一个或多个体积较大的头或头状物,也指这样的大头的所有者。]养殖模式创新
广东区域出鱼习惯为每次出鱼必须要有大头搭配才好出售,有无大头搭配将会直接影响主养鱼的出售价格,影响幅度为0.2-0.3元/斤以上,尤其是草鱼等主养鱼价格低迷时期尤为严重。几年前广东中山甚至出现过养殖户为了出售草鱼,不得不高价购买达到出售规格的大头放到自己鱼塘再搭配自己鱼塘的草鱼出售的真实案例。2012年以来,广东通威公司在大头的鱼料投喂驯化、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搭配、鱼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1、鲫鱼、大头分食台投喂
广东三水的365示范户[【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杨彪精养鲫鱼,他今年运用鲫鱼、大头分食台投喂的技术,鱼塘中间采用风送投饵机投喂鲫鱼饲料,塘边用普通投料机投喂大头料。
鲫鱼投料区
今年杨老板的示范塘仅鲫鱼单亩净利润就接近5000元,比对照塘成活率高出9%。全年按照多批轮捕轮放模式,单亩大头产量可达3000斤以上,由于大头养殖为搭配养殖,可为池塘额外带来纯利润2000-2500元/亩。
2、缩骨大头、鲫鱼精养模式
缩骨大头每亩放养500尾,鲫鱼放养800~1000尾/亩,有意降低鲫鱼的放养密度,是为了快速达到上市规格,赶在9月之前出鱼,在鱼价最高的时候卖出。受到华东鲫鱼大量涌入的冲击,9月之后广东地区的鲫鱼价格将会回落。
注:广东区域目前养殖缩骨大头采用全天不间断投料模式,投料机开启到最小模式,从早上7点半一直到下午4点
通心粉[通心粉亦称通心面,在国外已是极普通的面制品之一,我国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也有少量生产。]社区曾报道过养殖户罗炳强养殖缩骨大头的案例,养殖5个月,创造了每亩超过1万块的净利润(点击这里查看),着实效果惊人。
缩骨大头鱼苗
3、大头投料模式
所有养殖户做到大头精养是不现实的,在草鱼精养的模式下,只用改变以下几点,同样能够增加养殖效益。
(1)对原有放养模式无影响,大头数量由50尾/亩增加到150-200尾/亩;
(2)大头分食台投料,增加饲料投喂量;
(3)大头产量增加,直接增效1000元/亩;
(4)草鱼出售时有大头搭配,可以提高草鱼售价0.1元/斤,增效500元/亩。
苗种推广,建立苗种标粗基地
放养模式实施,苗种随时保证供给是关键。为了匹配草鱼轮捕轮放模式,依托通威苗种,广东通威工作人员在各地建立苗种标粗基地。2015年在三水、中山、清远、韶关、南海等地建立通威纯系长江草鱼苗标粗基地,各地开创苗种养殖先例。
搭配比例调整,大混养模式配套鱼创效益
1、鱼价低迷的情况下,草鱼利润空间小,养殖户可通过加大底层鱼、调水鱼放养密度等措施增加效益;
2、增加放养鱼的品种数量;
3、草鱼、罗非鱼混养(惠州区域推广一年养3批草鱼,1批罗非模式)或越冬棚鱼虾混养(粤东、珠海平沙)。
轮捕轮放,草鱼每年出10批
始终保持鱼塘里主养鱼草鱼的规格有三种,即1-3两、半斤、1斤。存塘鱼数量基本保持一致、合理利用池塘空间,保证产量提升,每月出鱼一次,避免年底统一出鱼遭遇行情低迷,提高资金周转率。以365示范户吴洪华为例,他能做到每年出鱼8-10批,亩利润超过7000元。
来源:通心粉社区
作者:广东通威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