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鱼、活虾,单养鳜鱼需要配套养[ ...]殖饲料鱼,技术要求高,若在成鱼池[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充分利用水体,清除成鱼池中的野杂鱼。
近几年来,有养殖户反映,他们在成鱼池套养的鳜鱼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很低,有的几乎为0,对套养鳜鱼失去了信心。通过对套养鳜鱼池的调查分析,鳜鱼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规格小,体长大多在3厘米以下,鱼种下塘后摄食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弱;二是放养量大,有的每亩放养80~100尾,加之适口饲料不足,容易引起自相残杀;三是池塘水质环境较差,经常缺氧;四是鱼病防治不及时和不注意用药方式等。
在养殖生产中采取以下措施可切实提高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成活率:(1)提高鳜鱼放养规格,保证鳜鱼下塘时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2)根据池塘饲料来源和数量放养鳜鱼苗,一般每亩放养20~30尾,并在鳜鱼苗下塘前适量投放抱卵青虾、鲫鱼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让其自然繁殖,保证鳜鱼在体长5~10厘米时有充足的仔虾等鲜活饲料,当鳜鱼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应适当投喂饲料鱼,保证有足够的饲料鱼供应。(3)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剂改良水质、底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做到“三开二不开”,并移栽少量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4)加强防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其次在其他鱼类用药时,应考虑鳜鱼对药物的敏感性,注意用药剂量。
总之,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